你真以为法家代表韩非子是被秦始皇所杀?其实幕后黑手是李斯

中华历史故事31

话说提到李斯和赵高这二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们可以说是秦始皇时期最具有权利的政治家,那么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就是李斯,圈个有用。

先来看看李斯的上位时,他在成功的道路上究竟有哪些闪光点,以及他干过哪些天怒人怨的事儿。

曾几何时,这李思也只是吕不韦的门客之一,吕不韦也曾经辉煌过,做生意做的足够大,把一个国家当成一个买卖来干。

吕不韦掌控了秦朝多年的政权,但随着秦始皇年龄见长,终究要将权柄重新握在手中,那这吕不韦的下场不言而喻,是被秦始皇活活吓死的。

孟尝君有3000门客,这吕布为也是如此,特别喜欢交朋友,其实用朋友这个词不太恰当,更好的说法是叫做下属或者是幕僚,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位主角李斯,就是吕不韦的幕僚之之一。

吕不韦死后,他所招募的诸多门客也一一离去,有人说我们不想走,但是不走不行,为何?

秦始皇认为你们都是其他国家的人,如果说你是秦国的,那你可以留下,你是其他国家的人,你所出的建言,我信不过,为什么?

因为你很有可能会脚踏两条船,作我的政府官员却为你的祖国付出心血,那么我岂不是要养了白眼狼?如此一来,便将这吕不韦的诸多门客全部驱逐出境。

要怎么说,这所谓的能人,就是指遇到问题的时候,所能彰显出来的特殊能力,你所遇到的困难,别人也会遇到,区别就在于有的人能够克服困难,有的人不能。那么同样这件事儿,放在你身上,会怎么办?

恐怕大部分人也就是嘴上抱怨两句,实际上也是唔呼奈何,但是李斯不然,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书信。这书上有言说,您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您回忆一下,咱们秦朝的历史发展,说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就是因为重用了谋士张仪所以才有了破了六国合纵连横之术,我秦国才能出函谷关,才能有了今天之恢宏霸业。再往前推,孝公时期就是因为重用了门客商鞅才有了变法之后的秦国富强。

您现在把所有有本事的人全都驱逐出境,那不就等于说是把这些有能力的人推向了您的敌国吗?如此真的好吗?

就像我们之前讲,所有的口才,归根结底都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阐述。秦始皇一听此言有理呀,于是啊,就将着李斯重新召了回来。李斯这时候都已经快走到了楚国,然后被秦王快马加鞭追了回来,开始重用李斯。

以上是李斯光明正大伟岸的一面,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斯的权利也逐渐的变大,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守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不允许别人来抢他的地盘儿。

在政治上,你如果说有了政敌不去打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他死,要么就是你死,那么这里所说的政敌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另外一位主角韩飞。

说着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篇可谓是读者众多,秦王能够欣赏他,除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外,还有一个词,叫中央集权。

他的文字中,频繁的出现了类似的理念,建议君主加强中央集权,这句话可就说到秦始皇的心坎里,于是秦始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韩非相见,便有意招揽于他,韩非子也想要向秦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可是,如果韩非子上位,谁受到的损失最大?

显然就是已经有了第一谋士之称的李斯,于是乎,李斯在背后就向秦王进言说,这韩非乃是韩国之王侯,贵族如果中用于她,那将来他必然会在策略上,倾向于韩国不利于我,秦国不如将其斩杀于此。

原本秦始皇还在犹豫,只是将韩非囚禁在狱中,而的李斯很担心韩非子口才了得,据史料记载,李斯直接进入到囚牢之中,一碗毒药将韩非子鸩杀于此,当秦始皇再想见韩非,人已经死了,悔之晚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二虎,想要将自己推荐给某位老板,先要看看老板身边是否有奸臣,如果有,那么你的才学越大,对既得利益者的危害就越大。

春秋口才:如何说服太后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去当人质?

中华历史故事30

春秋时期,赵孝成王刚刚继位,由于年龄太小,其母掌权,恰逢秦国仅供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想要我们出兵救你,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要把赵太后的小儿子平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圈个有用,平安君。

作为母亲,赵太后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于是乎在朝堂上所有建议送走人质的声音,赵太后都一一拒绝,最后甚至说,谁再敢说将我的儿子送走当人质,我就啐谁。

按照当时赵国的情况来说,人质是成本最低的求救方案,但是太后不允许,怎么办?

这时候就体现出口才的重要性,赵国有位太师级的大臣,叫做触龙,触龙眼见直言相谏不管用,于是乎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案。

触龙说,我有个小儿子,如果我年岁已高,我很担心我死之后,这孩子怎么办。

赵太后一听,感同身受,我们都有儿子,你放心,你为国尽忠,将来如果你真的不在了,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一生富贵荣华。

触龙说,非也,万万不可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因为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功劳。您的女儿出嫁他国的时候,母女抱头痛哭,而在您生病的时候,公主想要回来探望,却被您拒绝,我知道,这绝非是您不思念公主,而是您希望他可以过的更好,希望公主可以早日诞下子嗣。母亲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目光要放的长远,如今,平安君如果去齐国为人质,就有了救援赵国的巨大功劳,将来无论如何赏赐他,都是理由应该,如果平安君毫无功劳,而且在祖国危难的时候,逃避责任,将来如果您不在了,让平安君如何面对赵国的百姓,恐怕到时候平安君还会嫉恨怪罪您呢!

不如,您先去问问平安君,问他是否愿意为国奔波?以免将来你们母子之间产生嫌隙。

一番话语下来,全都是站在赵太后的角度所言,于是乎,赵太后被说的心动了,将平安君送走为人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说忠言直谏达不到的目的,不妨曲线救国,有的时候想要说服一个人。你如果让他觉得他所要做的都是为别人得好处,他恐怕就不愿意去付出,所以你想要说服他,就要站在他的角度。通过一件事情对他的好处来促使他下定决心。在他满足他自身利益的过程之中,完成你的目标,这才是口才的最高境界。

假如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半国土沦丧,你将如何逆袭翻盘

中华历史故事29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公元前284年,你的身份是齐国的守将田单,圈个有用,大半国土已经沦陷,敌军攻下七十余城,目前只剩下两座小城,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不过如此,面对大兵压境,你将如何逆袭翻盘?

第一件事儿,逃跑。

人活着才有希望,人如果死了,那一切都没有了希望。

在乱军之中想要逃亡,车辆必不可少,你发现了当时马车的一个弱点,在战国时期,所有的车辆车轴是最为脆弱的,相互之间撞击很容易导致车轴磨损,于是乎,你命人将车轴裹上铁皮,如此,在与其他车相撞时,其他车会损毁,而你的车能够安然无恙,就是凭这一点,你成功的逃出了城区。

第二件事儿,挑拨离间。

你收拢了一些溃兵,当你得知打到门口的竟然就是那能与管仲相媲美的乐毅,他已经攻下了七十余座城池,如今更是气势磅礴,想要战胜他十分艰难,于是乎你想到了挑玻璃间之计。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想要让君王和他产生间隙,实际非常简单,安排人去燕国,联系燕国的幼主就说乐毅在外有称霸之心,如果不将其召回,恐早晚会成大的祸害,果不其然,燕国的幼主心中开始忌惮乐毅,三令五申让其尽快回国,而且在粮草兵械上开始短缺,以至于最后将乐毅这一军统帅逼得不得不叛逃到了赵国。新上来的统帅是一个草包,如此,等于我们用一计就杀了对方的统帅,不得不说这是一记狠招。

第三件事儿,巩固己方的军心。

由于大兵压境,自己这一方的将士,已经有些人心无战,总是想着投降,于是乎你将消息放了出去,就说如果燕军将我方的俘虏鼻子割掉,派到前线,那我们肯定会胆战心惊,兵败如山。

你故意放出的消息果然奏效,对方真的将你们俘虏割鼻,如此一来,你的将士很担心自己将来若是被俘虏,也会被施以割鼻之刑,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割鼻是和斩头相类似的巨大的侮辱,于是乎己方的人马,那是个个奋勇杀敌,即便说力有不逮,宁可拼的人死,也绝不投降,绝不当俘虏。

第四件事儿,刺激己方将士,出城迎敌。

你觉得自己的将士不愿意出城,很担心被俘虏,被杀害,只愿意龟缩于城池内,于是乎你便又出了一个计谋,传出话去说,城外有我方的祖宗陵寝,如果燕军将我方将士的陵寝毁掉,我方军心大溃。

果不其然,对方听到此消息之后,真的是开始在外面挖坟掘墓,如此恶行,让城内的将士焦急万分,为了保护自家祖宗陵寝,一个一个的都争相出城与敌交战。

第五件事儿,骄兵之计

你眼看时机已到,最后找了个借口,就说我要投诚,然后给对方的同帅送去了金银珠宝,并嘱咐说能否不伤害我的家小,让对方误以为你是真的想要投诚,在他们放下了戒心之后,你使用了火牛攻,也就是在牛的身上,前方绑上了刀剑,在牛尾巴上绑上了稻草,冲出城后,将火在稻草上点燃,牛怕后面的火,所以拼命的向前冲,直接将对方敌营充的粉碎。

五件事之后,你逆袭成功,重新收复了失地,七十余城再次回归齐国,齐王封你为安平君。

乐毅诸葛亮岳飞,三个人处境相同,但结局大不一样

中华历史故事28

在中国古代,形容某人有才华,常说自比管仲乐毅,前文我们讲完了,管仲今天再来说说乐毅,圈个有用。

咱们先回顾一下管仲,他是何人,管仲乃是齐桓公的第一助手,如果没有管仲,这齐桓公就不能称春秋五霸之首。

能够和管仲相媲美,自然是相当的有才华,可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乐毅的才华,而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在他所处的环境之下,不同的抉择就会有着不同的结局,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果你是乐毅,你会如何选择未来的路。

乐毅所效忠的是燕国,燕国和他的生死大敌齐国在斗争之中,乐毅可以说是功高盖主,齐国有七十余座城池,在乐毅率领下,燕国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七十多个城池,最后被打的只剩下两座。

本来齐国都已经要被灭国了,就在这个时候,燕国的老国王死了,下一任国君与乐毅不合,身边有小人进谗言,说的乐毅在外领兵多年,如果说他有了反心,我们对他无可奈何呀!

其实这样的话,在老国王去世之前也有人说过,但是老国王对乐毅那叫做掏心掏肺,说我与他如兄弟一般,如果说他灭了齐国,替我报了仇,他为齐国君,我可与他仍有兄弟之情,如此又有何不可?

什么意思?

老国王的想法,哪怕说他真的成了齐国的国君,于我从下属到上司的关系变成了同事,我也愿意。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便将那个挑拨老国王和乐毅之间感情的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从那儿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挑拨的事情。

老国王去世,新继位的燕王可没有这般的感情,于是乎就想方设法的对乐毅的军队进行掣肘,将乐毅调离了一线,而且想要杀他。

那这个时候乐毅会如何呢?

这自古便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王子不得不亡的说法,已知为代表的人物便是那宋朝的岳飞,岳鹏举,等到咱们后面讲到宋朝的时候,岳飞是一个大的篇章。同样的是不受君主的喜爱,岳飞的选择是,您要我死我就死。那么乐毅他选择和岳飞不同,当他知道自己的主上想要对自己下手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脱离的燕国的国籍,跑到了赵国,从此也是留得一条性命。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那么与之类似的,还有清朝的多尔衮以及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多尔衮也是摄政王之一,他替年轻的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但等到他死后,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之后,多尔衮却落得个死无全尸,人虽然死了,但是棺材盖儿打开,鞭尸多次。

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一次已经打到了魏国的国都附近,但是同样蜀国的刘禅受奸人挑拨,担心诸葛亮权利过大,以一个“我想你了”的理由将诸葛亮召回,让诸葛亮错过了灭北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其实,我们常讲一句话,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真的好,而是因为我也希望你能够对我好。

作为臣子和君主,如果说君主视臣子如兄弟,那么臣子为君主报恩是理所应该,如果君主为了一己之私,已经想要将你除之而后快,你还真得要死忠吗?

您觉得如果是您,您会如何选择呢?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何会被活活饿死?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骗局

中华历史故事27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些皇帝,那是曾经辉煌,结局却不尽人意,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帝王,他是被活活饿死的,这两位皇帝分别是谁呢?第一位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第二位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主角,赵武灵王,圈个有用。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主要干过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叫胡服骑射,这个事情其实很神奇,他说我们作为中原民族不擅长马战,那为什么游牧民族擅长马战呢?是不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适合?于是乎啊,他就让自己的属下也穿上了胡人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穿上之后果然战力提升了不少,当然这件事儿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可圈可点的,虽然仗打赢了,但是这跟穿的衣裳真的有如此大的关系吗?

而第二件事儿,是说他的胆量是真不一般!有一次,他去其他的国家暗访,为什么叫暗访呢?原本是派使臣去别的国家,尤其是一些敌国,他把自己扮演成使节中的随从之一,以便更加详尽地了解了在出访过程之中的山川民俗,地理地貌,这对他未来的争霸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赵武灵王的胆量那确实是很大,你要知道,在古代,那不是每一个国君都有勇气身先士卒,这种事儿要是被抓着,那很有可能她就会成为楚怀王,被敌国拘禁致死。

年轻的时候固然英明,可是这人一旦年老,难免就会有些昏庸的行为,他的儿子比较多,起初,他是喜欢大儿子,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它就发现小儿子更受他喜欢,当然了,不排除是小儿子的母亲更受他喜欢,枕边风一吹,就把小儿子设立储君,这嫡长子继承制变成了非嫡长子继承制,人家原本是能够继承的,结果你让弟弟成了皇上,哥哥却要对弟弟行跪拜之大礼,这哥哥是越想越生气,于是乎就有了沙丘宫之变。

这其实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长子趁着父王和他的弟弟都在沙丘宫,于是乎就下了黑手,他的父王一看大事不妙,于是乎派了一个小宦官出去招兵,招来的是谁?是他的另外的一个儿子,叫公子成。

公子成带兵前来,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有了自己父亲的旨意,所有臣子必须全都听命于公子成,公子成一看既然大权在手,直接把长子给杀了,之后,他没有接父亲出沙丘宫,有人进言说杀死赵武灵王,直接上位,但公子成顾及名声,没有亲自动手斩杀自己的父亲,而是说了一句话,出其他人可出。

换句话说,就隔绝了沙丘宫,那沙丘宫内没有粮食,没有饮水,赵武灵王就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赵武灵王显然在临死之前极为后悔,毕竟他的长子也只是逼他易储,即便他真的更改了,他仍旧是皇帝,至少不用被活活饿死。

这就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同时也是赵武灵王所托非人,他找公子成来救驾,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公子成,怎奈公子曾夺得了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杀掉公子章,第二件事就是杀掉赵武灵王。

果然是天家无亲情,可悲,可叹。

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汉武帝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华历史故事26

在咱们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往往在他们的姓氏后面,都会挂上一个子字,比如说孔子,孟子,韩非子,老子等等,那么他们是起源于何时?大部分都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诸子百家,圈个有用。

咱们先来说一说老子。

在诸子百家之中,老子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里边儿读书最多的,为何呢?是因为他家资丰厚吗?不是。因为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在周朝是有一个典藏史专门储藏图书典籍,而老子就担任周朝的史官,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看多少书就能看多少书,根本就看不完。

其实某种意义上,老子是有阿q精神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人抽了阿q一个嘴巴,阿q不敢反抗,只敢说就当是儿子抽了老子,以自我安慰下。

老子在自己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阐述的核心思想,主要就是无欲无求以及愚民政策。

什么叫愚民政策?你比如说在他的想法中,百姓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百姓太聪明了,所以他才采取愚民政策,让百姓不那么聪明。

第二位,庄子。

我们曾经读过一篇课文叫《庄周梦蝶》,简单的说,这庄子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蝴蝶,突然之间就想到一个问题,说到底是我梦见自己是个蝴蝶,还是说我本身就是个蝴蝶,然后蝴蝶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个人呢。

这庄子跟老子都可以说是哲学家,他们都是唯心主义。对于世事的处理,往往都有着随心所欲,顺势发展的。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仅不哭泣,反而唱歌,这个时候有人就问,说你的妻子去世了,你怎么不难过呢?庄子说人固有一死,顺应天理死了,所以我为何要哭泣呢?

要是搁现在,有这样的男人,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渣男,可是在那个时候,别人一听好像很有道理。

庄子跟老子可以说是后期道教的创始人,他们二位是一伙儿的。

韩非子,第三位。

关于韩非子,我们之前讲过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就是韩非子所作,是一篇散文。

韩非子有的口吃的毛病,搁现在来讲,就是略有结巴,他不善言谈,但是擅长写书,写过包括《说林》、《说难》之类的很多书籍,他的主要思想是刑法以治天下,结果呢,死于非命。

孔子虽然说也是在政治上不得志,可是好歹人家是老死得了善终,而且韩非子是死于非命。

咱们现在有个词儿叫做依法治国,说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用依法治国的理念,管不管用,肯定管用,但是这种理念那就是侵害了某些人的权益,一些既得利益者,人家本来已经是王侯公卿,那所干的非法的事情是多了去了,你如果说得了权利,要是按照你所说的依法治国,那么我们就是第一批要被砍脑袋的,所以当权的王公大臣能让你死就不能让你活。

第四位,孔子。

如果说按照名气,孔子那肯定是诸子百家之中最有名气的,那么为什么他能够有如此渊远流长的名声呢,其实,孔子在政治上那也是郁郁不得志,他所秉持的理念叫做有教无类,如果说按照他的标签来排序,最合适的一个标签叫做教育家,那么按照古时候的说法,谁才能受教育,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书写字,那个时候文盲的是占了大多数,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文化人,正常来讲,只有王侯公卿,贵族子弟才可以授权教育。

为什么孔子的理念到了后来得了统治者的认可呢,这话就得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人他叫董仲舒,他实现了汉朝对于诸子百家的革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位说了说是因为这董仲舒教书教的好吗?不是。核心呢是因为儒学多了一条叫做君权神授。

这四个字可是说到了统治者的心眼儿里去了。汉朝的上一个朝代是秦朝,秦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第一位起义者,我们知道叫陈胜吴广,他们曾经有一句名人名言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虽然现在汉朝得了天下,但是刘彻还得担心会不会百姓也会如此想着我,于是乎,董仲舒君权神授,就给了百姓一个合理的解释,之所以我是统治者,这是上天授予我的权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统治者喜欢这种说法,所以他才能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个学说想要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就必须要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您觉得对吗?

孟尝君三千门客,不乏鸡鸣狗盗之徒,知识就是生命

中华历史故事25

咱们常说这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其实应该加上一个形容词,叫有用的知识才是金钱,有用的知识才是生命。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才算是有用呢?

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主人公,他叫孟尝君,圈个有用,话说呀,这孟尝君有3000门客,这3000个人里面,那不一定全都是饱学之士,不一定都是孔孟之徒,还有很多鸡鸣狗盗之辈。

为什么要感慨这知识就是生命呢?有的时候,你能掌握的技能要尽可能的掌握,没准什么时候就用得上了。

话说这孟尝君想要把自己推荐给秦昭公,为了让秦昭公认可自己,送了一份大礼,是一件银白色的貂皮衣服,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说貂皮那都是不便宜,尤其是在古代,如果说是纯白色的,那更是稀有,秦昭公得到了貂皮后,自然是十分满意,刚要许诺相国之位,秦国的诸多大臣就开始阻拦,为何?

因为侵犯到了秦国既得利益者,也就是秦国的那些固有大臣们的权益。

你想啊,这位置本来该轮到我来做了,结果孟尝君你一来,国相的位置被你抢走了,那你说人家能答应吗?显然是不。

于是乎,秦朝的大臣们就找了孟尝君的一些黑材料,说这孟尝君的原本是齐国的贵族,如果说您把国相之位给了孟尝君,那以后他是向着秦国呢,还是向着齐国呢?不好说呀!

秦昭公一听此言有理呀,于是乎便改了心意,不仅没有把国相之位给孟尝君,反而将他囚禁了起来。

孟尝君想要出逃,暗地里联系了秦昭公的妃子,人家说了想让我替你说话,可以,我也想要一件貂皮衣服。你如果也能给我一件,我就帮你说话,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衣服只有一件,孟尝君已经把这衣服给了秦昭公,他如何再来一件呢?

那么此时就体现出他的3000门客,其中一位“狗盗”的本领了。

门客潜进秦昭公的内府并偷走了貂皮衣服,进献给了秦昭公的妃子,当然人家收了钱,也确实是真给你办事儿,吹了吹枕边风,把这孟尝君放了出来,可能孟尝君心说,咱们是把一件衣服给了两个人,早晚要露馅,不行,我得赶快走,连夜出逃,可是这城门未开,按照当时的规则,说什么时候能开成门?要等到天亮鸡叫。

于是乎后面有追兵,前面城门不开,此时孟尝君的第二个门客又说了,此事简单,您瞧我的,他就在城门下学起了鸡叫,于是乎这看门的兵将一看今天天亮的有点早,既然鸡已经叫了,就把大门开了吧,随后,孟尝君他们夺命而逃。

其实这个故事呢,就是给我们的一个警示,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生命。甭管有没有用,您先学着,没准将来就能用的上呢!

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说把这鸡鸣狗盗的本领比作我们现如今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其实也有相应的道理,很多同学呀,总觉得说我将来出门买菜也用不着背化学方程式,用不着知道物理的公式定理,但是您想一想,这知识能学您就先学着,没准将来就能用的上,万一将来用得上了,你又没有这份技能,那您可就呜呼哀哉,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呢?

被一块石头绊倒三次的楚怀王,合纵连横的口才不过就是诈骗

中华历史故事24

秦国的成功和楚怀王的失败,给当代青年人树立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功的标准不再包含诚信。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君王,他本着诚信待人的原则处世,结果却被自己相信的人囚禁至死。

他是一个善良的君主,但是后人评价他往往都是带有贬义字。

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是楚怀王,圈个有用。

芈月传看过吧?楚怀王是芈月的哥哥。

在春秋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口才被称之为纵横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楚怀王是如何被一块石头绊倒三次的。

第一次

秦国想要与楚国为敌,但是有担心楚国和齐国结盟,如果说以秦国一己之力同时与两国开战,定然是十分吃力的,于是乎,秦国就派出了口才极其了得的张仪,去游说楚国。

张仪所谓的口才其实就是诈骗。

他跟楚怀王说,如果你愿意与秦国结盟、与齐国断交,那么秦国将给予楚国600里的国土。

楚怀王一听,说是好事儿啊,兵不血刃便可以得到600里的封地,齐国他也给不了我这么多的好处,既然如此,我便答应了你,与秦国结盟与齐国断交。

于是乎,楚怀王是兵分两路,一方面断绝了和齐国的来往,封锁了齐楚的边境,另外一方面派人去秦国接收600里的封地,其实在此时也会有一些明理的大臣给楚怀王建议,说不如我们收到600里封地之后再与齐国断交,但张仪口才更是了得,说你如果说不给我与齐国断交的证明,我们就不会给你封地。

本来两个方向是同时进行,可是张仪到了秦国之后,就假借从车上摔了下来,拖了三个月,未上朝也就没有执行承诺。

此事传回楚国之后,但凡是明白一些事理,楚怀王都会认为自己被骗了。

可是张仪又私下贿赂了楚国的一些重臣,让其告知楚怀王,想必是因为我们和齐国断交的不够彻底,不如我们安排使节去齐国,大骂齐国君主,便可彰显我们的决心,如此他便再无借口。

而当张仪确定齐国和楚国之间已再无联合的可能,上朝便告知将六里的地域划分给楚国,他承诺的明明是600里,结果在兑现的时候变成了六里,这分明是诈骗。

当然,这只是他诈骗楚怀王的第一次。

第二次

楚国和秦国交恶之后,秦国想要与其他国家开战,又不想分心提防楚国,所以便安排人上楚国去谈判,我们愿意用两个城池换你两个城池。

换完之后,秦国便可以将自己的兵道打通,而此时楚怀王对于张仪是怀恨在心,对秦军说,我可以把这两个城池给你们,不需要你们换,只要你们把张仪给我交过来。

原本以为这是必死之举,没想到张仪又凭借口才将楚怀王给忽悠瘸了,他告诉楚怀王,你此时应秦国结盟,秦国会保护你,如此如此。

结果秦国将张仪送到了楚国,而楚国不仅没有杀了张仪,反而好生招待,最后还将其礼送出境。

之后,楚国是踏踏实实的给秦国当了十年免费的看门狗。

第三次

楚怀王收到秦国国君的要求,说要当面缔结结盟之书,结果楚怀王去了之后便被扣下,秦王找了一个和其长相相似的小士兵,而楚怀王却是亲身而去,无奈刚刚进门儿,便被秦军扣留,而后便让楚怀王支付巨额的赎金。

这可以堪称是抢先版的《鸿门宴》。

楚怀王至死也没有逃脱秦军的束缚,直到楚怀王抑郁而终,才将其送回至楚国。

楚怀王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搞笑且无奈的一生。

不知道他和宋襄公相比,算不算得上是志同道合。一个是仁义,一个是轻信,但悲剧的是,在张仪这种纵横家的口中,楚怀王反而成了丑角,而他们明明是个诈骗犯,却成了光辉灿烂的纵横家。

您说这还有道理吗?

一代枭雄战神吴起,为表忠心杀妻忘目,最后被乱刀分尸

中华历史故事23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命如草芥,想要出头上位,头悬梁锥刺骨都是小事,动辄抄家灭族的威压让人几乎喘不过气。

我们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叫吴起,圈个有用。

年少时求学于曾子,后背曾子所厌恶,断绝与他的关系,因为吴起的母亲病逝,吴起却不愿回家为母亲尽孝,按照古时候的规矩,除非是天子夺情,否则父母去世,必须要丁忧。

如果说绝情,吴起不仅仅是对母亲绝情,更是对妻子绝情。

吴起的第一个老板是鲁国,那时候,吴起刚刚崭露头角,但鲁国和齐国交战,恰好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君主担心吴起会有私心,所以一直没敢重用吴起,吴起知道此事后,为表忠心,当众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于是,吴起消除了鲁国国君的戒心后,果然获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上位的机会。

原以为即将步入人生巅峰的吴起,不久后竟然接到了免职的命令,原因是他从卫国逃难而来,而鲁国和卫国结盟,鲁国担心因为吴起破坏了两国之间的友情,于是,吴起成了政治的牺牲品。

被鲁国开除后,吴起开始物色第二个老板,魏国。

魏国国君询问吴起的情况,身边人告知说吴起性格刚硬,贪财好色,品行不端,但打仗真是一把好手,于是乎,重能力不重人品的魏国国君让吴起有了第二春。

在魏国任职期间,吴起也算是对得起这份工资,打仗是身先士卒,食同食寝同寝,对于军中将士来说,吴起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好将军,当然,魏国对于吴起也是十分看重,封他为西河郡守,此时,吴起已经是一方郡守,说是封疆大吏也不违规。

原以为可以终身为魏臣,可没想到,好景不长,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国国君去世后,新的朝廷非常忌惮吴起,各种穿小鞋,粮草不供给,身边插钉子,各种拖后腿。

于是,吴起离开了魏国,加入了他人生中最巅峰的楚国高层政治圈子。

在鲁国,吴起的巅峰是将,在魏国,吴起的巅峰是帅,在楚国,吴起的巅峰,是相。

楚淖王在位期间,重用吴起,在军事方面可谓发展迅速,而吴起并非是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莽夫,他作为军方的代表,上位后自然会做出有利于军方的各种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去除冗官,楚国自建立至今已经数百年,国内无数的王族无所事事却享受衣食无忧的待遇,吴起的政治改革目标就是这些偏枝的王族,减少对他们的供给,将省下来的钱粮用在军务中。

如同一块蛋糕,你切走了,那么,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吴起的存在伤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有楚淖王在的时候,这些就贵族还不敢太放肆,等到楚淖王一死,吴起便被旧贵族生吞活剥乱刀分尸,正所谓人亡政息,不过如此罢了。

有的时候,确实要感慨下,我们能出生在一个强大且和平的国家,不需要用命去追求最基本的自由,着实是一种幸运,您觉得呢?

扁鹊见蔡桓公,我们小时候学过文章,有多少人真的读懂了?

中华历史故事22

《扁鹊见蔡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篇散文,曾几何时,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记录。

我再帮大家回顾一下,简单的说下故事情节。

扁鹊见蔡桓公身体略有不适说您现在这个病得尽快治,不然他会变得严重,蔡桓公说我没病,等扁鹊走了之后,蔡文工又对自己身边的人说,医之以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意思就是说,医生就是喜欢没事儿找事儿,把一个健康的人说成是有病,他假装把你的病治好了后就贪天之功,说是他他帮你治好的。

不得不说,这齐桓公还真是有一些受迫害恐惧症,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是就目前来看,齐桓公确实是猜错了。

扁鹊离开之后,过了几天又来,然后同样的话,说您的病必须要治,如果不治会变得更加严重,齐桓公仍旧不理会。

再过了几天,扁鹊再来,远远的看到了齐桓公马上就退出皇宫,临走之时,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跑?

扁鹊说,第一次见蔡桓公,他的病只是在肌肤的表面,一些汤药就可以治疗;第二次他的病已经入侵到了肌肤里面,不过也不难,用针灸可以治疗;第三次病理已经入侵到了他的肠胃,那么就需要使用药酒来治疗;可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他已经病入骨髓,此时就是神仙也难救了,我除了跑,还能怎么做呢?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没过几天,蔡桓公开始身子发痒,等到他发现症状已经越发的明显,想要再去找扁鹊的时候,扁鹊早已离开。

一些小的故事往往蕴含的比较大的哲理,比如说我们通过这个历史故事就可以明白:

第一,如果你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尽快去看病,不要拖着,有的时候,小病可能就会拖成了大病。

第二,这篇文章可能更多的是在以一种病理来比喻国政,换句话说,韩非子他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又不是医药学家,他写这篇文章,可能更多的是想让君主们正视现实,正确对待所面临的困难,不要选择逃避,不要讳疾忌医,问题只要去面对,终究会有解决的方法,一味的逃避,会让事情更加的糟糕。

对于咱们普通百姓来说,可能能够从中理解的大概就是这个了。所以呀,还是一句话,大家不要讳疾忌医,如果身体上真的出现了什么病症,尽快去医院检查,不要拖着。

您觉得我这样理解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