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诸葛亮

司马懿的隐忍之术:退一步不仅能海阔天空,没准还能让孙子当皇帝

司马懿和曹操一样,给子孙缔造了万世基业但自己却没有称帝,对于司马懿的评价有很多,可以是军事家、政治家,但最恰当的,应该是阴谋家。

王莽谦于未篡时,司马懿在准备造反之前,谁也想不到三国最后会归晋。

一、宁断双腿不出世

在人人都争相恐后的想要当官的时候,司马懿却宁愿用马车折断自己的双腿,也要推诿,何故?为曹冲师,曹冲死后,愿为曹冲守孝三年,又是何故?

原因很简单,有曹操在,司马懿不敢有二心,曹操对司马懿的评价是鹰视狼顾,有野心,且能做事,可以重用,但是不能重信。曹冲原本想要将王位传给儿子曹冲,或许也是因此,触及了其他人的利益,导致曹冲最后年少夭折。司马懿为曹冲师,之所以要守孝三年,是因为他看不透未来的继承人是谁,他需要时间去预测,他明白如果方向错了,可能都不是事倍功半,甚至可能是越努力,越失败,如果你拥护错了主子,屈原就是前车之鉴。

二、宁穿妇装不出兵

诸葛亮出祁山举兵伐魏,长途远征不仅比拼的是智谋和战将的武力值,还有后方的粮草供给,当年运输主要是依靠人力,马车都算是稀有产物,更没有飞机高铁,基本运送成功率是二比一,也就是说,从蜀汉运送一百斤粮食到北魏,路上消耗的粮食会超过两百斤甚至更多。

而攻城更是力气活,没有炮弹,攻城其实就是消耗战,战损比通常是1比4,也就是城上死一个人,城下死4个人,攻城一方通常需要有守城一方四倍以上的兵力,才可以成功。

攻城的时候上方会丢下来滚木礌石和金汁,滚木礌石还好理解,金汁知道是啥不?就是粪水,而且在兵器上都会涂抹有粪水,这是最早的细菌战,被金汁污染的伤口会溃烂,如果是在冬天,剜掉一块肉,运气好的还能活,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那时候没有磺胺和盘尼西林之类的消炎药,基本上中招就是九死一生。

司马懿想要守城用时间拖垮诸葛亮,消耗他的粮草,诸葛亮则是想方设法诱导司马懿出城决战,最后用了给司马懿送妇人衣服的手段,在如今可能不当回事,没准还有人说这是cosplay,但在当时这是奇耻大辱,而即便如此,司马懿还是忍了,不仅忍了,还被司马懿套话得知了诸葛亮事必躬亲,吃得少干得多,快被累死了。

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曹叡临死前,也有类似刘备的托孤,他把自己的娃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然后,曹爽是本家,各种打压司马懿,而司马懿是处处退让,最后军权、兵权、政权全部交托出去,整日在家装病,即便是自己的夫人也不知道司马懿的病是装的,他竭尽全力营造出一种“不用你动手,我活不了几天”的假象,而司马懿不与曹爽争权夺利,也让曹爽有了三分懈怠,善待功臣的好名声和真正的权利相比,肯定还是权利重要,但如果权利已经在手里,他就会贪得无厌的继续想要个“宽宏大量”的好名声。

于是,给了司马懿机会,司马懿虽然没有兵权,但是他有三千死忠粉,三千门客,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终于……

皇帝曹芳和曹爽出城打猎,内部空虚,司马懿趁机起病,攻下皇宫占领中枢,然后封住城门,皇帝和曹爽被关在城外,既无工程器械又无粮草补给,之后司马懿有使出了攻心计,只要曹爽不再霸占权柄,便可皆大欢喜,说白了只要你投降,啥事情都好说,但司马懿何许人?曹爽投降之后,即被抄家灭族,夷三族。

自此后,司马家族才逐渐成为了北魏政权的真正主宰者。

曹爽输于贪婪和轻信,司马懿成与狡诈与隐忍,而史书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司马懿的不诚信反而成了他功成名就的“成功案例”。

乐毅诸葛亮岳飞,三个人处境相同,但结局大不一样

中华历史故事28

在中国古代,形容某人有才华,常说自比管仲乐毅,前文我们讲完了,管仲今天再来说说乐毅,圈个有用。

咱们先回顾一下管仲,他是何人,管仲乃是齐桓公的第一助手,如果没有管仲,这齐桓公就不能称春秋五霸之首。

能够和管仲相媲美,自然是相当的有才华,可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乐毅的才华,而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在他所处的环境之下,不同的抉择就会有着不同的结局,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果你是乐毅,你会如何选择未来的路。

乐毅所效忠的是燕国,燕国和他的生死大敌齐国在斗争之中,乐毅可以说是功高盖主,齐国有七十余座城池,在乐毅率领下,燕国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七十多个城池,最后被打的只剩下两座。

本来齐国都已经要被灭国了,就在这个时候,燕国的老国王死了,下一任国君与乐毅不合,身边有小人进谗言,说的乐毅在外领兵多年,如果说他有了反心,我们对他无可奈何呀!

其实这样的话,在老国王去世之前也有人说过,但是老国王对乐毅那叫做掏心掏肺,说我与他如兄弟一般,如果说他灭了齐国,替我报了仇,他为齐国君,我可与他仍有兄弟之情,如此又有何不可?

什么意思?

老国王的想法,哪怕说他真的成了齐国的国君,于我从下属到上司的关系变成了同事,我也愿意。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便将那个挑拨老国王和乐毅之间感情的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从那儿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挑拨的事情。

老国王去世,新继位的燕王可没有这般的感情,于是乎就想方设法的对乐毅的军队进行掣肘,将乐毅调离了一线,而且想要杀他。

那这个时候乐毅会如何呢?

这自古便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王子不得不亡的说法,已知为代表的人物便是那宋朝的岳飞,岳鹏举,等到咱们后面讲到宋朝的时候,岳飞是一个大的篇章。同样的是不受君主的喜爱,岳飞的选择是,您要我死我就死。那么乐毅他选择和岳飞不同,当他知道自己的主上想要对自己下手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脱离的燕国的国籍,跑到了赵国,从此也是留得一条性命。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那么与之类似的,还有清朝的多尔衮以及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多尔衮也是摄政王之一,他替年轻的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但等到他死后,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之后,多尔衮却落得个死无全尸,人虽然死了,但是棺材盖儿打开,鞭尸多次。

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一次已经打到了魏国的国都附近,但是同样蜀国的刘禅受奸人挑拨,担心诸葛亮权利过大,以一个“我想你了”的理由将诸葛亮召回,让诸葛亮错过了灭北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其实,我们常讲一句话,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真的好,而是因为我也希望你能够对我好。

作为臣子和君主,如果说君主视臣子如兄弟,那么臣子为君主报恩是理所应该,如果君主为了一己之私,已经想要将你除之而后快,你还真得要死忠吗?

您觉得如果是您,您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