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昭君出塞的广告包装话术,你觉得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觉得好

中华历史故事44

其实关于昭君出塞,在历史上是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的,最传统的一种说法呢,就是说汉元帝想要和匈奴和亲,但是又没有合适的公主,按照汉朝的传统,也是可以嫁给匈奴一个翁主,什么叫翁主?就是非皇帝嫡亲的女儿,可能是某一家王爷的闺女,可是这一次,因为没有谁家的女儿想要去匈奴,所以他只能在宫女之中进行挑选。

画师将王昭君的画像呈递给汉元帝,画像相貌平平,可是当王昭君已经确定好身份之后,汉元帝无意之间见到了王昭君的真身,竟然是如此的貌美如花,但大势已定,只能将其忍痛割爱送去了匈奴。

后来调查之所以画像普通,是因为王昭君没有给画师贿送红包,实际上真人要比画像美的多,汉元帝一怒之下斩了画师。在王昭君出塞的时候,有一只大雁看到了王昭君的美貌,于是乎竟然从空中坠下,这也就留下了一句佳话,叫做平沙落雁。就是用来修饰王昭君的美貌。

当然以上这种说法是比较传统大众的说法,其实我们如果说把这个故事往深处去思考一下,是不是还有可能有另外的一个版本?

作为公主,显然是可以享受人间之荣华富贵,即便说将来出嫁也定然会觅得佳婿,而且在汉朝,公主的身份地位要远高于驸马,即便说是嫁作人妇,也可享受一生之荣华富贵,可是如果去匈奴,女子就变成了玩物,要知道在匈奴,没有大汉朝的礼仪,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财产,在匈奴人眼中,女子也属于财产的一部分,所以一个女子,她可能嫁给了父亲,又嫁给了父亲的弟弟,又嫁给了父亲的儿子,这样的事情,如果说是在大汉朝,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可是如果说在匈奴却是稀松平常的。

没有任何一个公主愿意真去匈奴,汉元帝却又不得不与匈奴进行和亲,如果说只是单纯的随便选了一个宫女送给匈奴,那匈奴肯定会觉得这是一种亵渎,一种侮辱,不仅不能够起到联姻的好处,匈奴反而可能会因此产生不满,那么该怎么办呢?

这样就有了昭君出塞这样一个经典的广告运营成功案例。

首先,造势,如果说只是普通的宫女,那匈奴不会在意,但如果说送给匈奴的是一个连皇上都极度艳羡舍不得的美女呢?

为了增加王昭君的色彩,才有了画师这样一个环节,其实画师的身份有可能就像是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安抚军心,斩了粮官一样,只是为了给别人看,用这种方式来让别人明白,王昭君是如此的貌美如花。

毕竟按照古人的画技,也不可能进行ps,画出的画和真人很有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不信的话,您自己随便搜一搜唐朝传下来的古画,您看一看,那画中的女子,往往都是近乎一个模样。

单纯的看画像,岂能推断出真人的模样?所以之所以接画师来烘托王昭君,这只是一个广告包装的话术,衬托出王昭君的价值,你看连皇上都舍不得,我们把这样一个美人送给你,你难道还要不珍惜吗?

至于后面所谓的平沙落雁,完全就是一次二次包装。目的也是一样的,只是想要衬托出王昭君的美,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让匈奴喜欢王昭君,以免让他们觉得以前都是公主下嫁至少也是个翁主,为什么这次只是一个宫女?是因为宫女有着连皇帝都舍不得赐予臣下的美貌,如此解释是否也是合情合理呢?

至少比皇上没有看到真人,被画师忽悠更加可信了,您说呢?

如果说皇上真的想要留住一个人,那方法岂不是太多了,随便找一个人替代而已,有什么不可呢?

当然了,这王昭君也不仅仅光靠美色示人,他也是有着极高的政治才华。

王昭君嫁入匈奴之后,并不只是一个以色于人的玩物,他的政治智慧也是极其深远的,他在进入匈奴之后,教匈奴中国文化,教匈奴如何种植庄稼,如何耕种稻谷,她在试图将匈奴的游牧性变换为农耕性。

在古代其实谁也不想打仗,之所以要有大范围的战争,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粮食,为了生存,王昭君给了匈奴人另外一种活法,让他们明白,除了劫掠汉人以外,还可以通过种庄稼来为生,那么这样他们的武力值就会逐渐的降低,谁也不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拼,即便赢了也是伤敌1000自损800,如果种庄稼就能够自食其力填饱肚子,谁有闲着没事儿把自己的命往将场上送呢。

不得不说也是赶上了好时候,在汉元帝时期,汉朝的国力可以说是盛极一时,而匈奴的国力可以说是衰落几点,如果说倒退个几十年,几百年,在刘邦汉景帝汉文帝时期,匈奴是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宫女作为阏氏。现在是匈奴求着汉人和亲,要知道在汉元帝时期,匈奴王是有多次来汉朝进行朝贡的。

所以,请不要过度解读昭君出塞的美貌,更多的要看重的是他的政治意味,您可以直接把它理解成为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广告营销案例。

您觉得王昭君是真的美丽,还是被汉元帝包装出来的美丽?

更多视频解说关注微信公众号:霍常亮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