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口才:如何说服太后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去当人质?

中华历史故事30

春秋时期,赵孝成王刚刚继位,由于年龄太小,其母掌权,恰逢秦国仅供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想要我们出兵救你,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要把赵太后的小儿子平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圈个有用,平安君。

作为母亲,赵太后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于是乎在朝堂上所有建议送走人质的声音,赵太后都一一拒绝,最后甚至说,谁再敢说将我的儿子送走当人质,我就啐谁。

按照当时赵国的情况来说,人质是成本最低的求救方案,但是太后不允许,怎么办?

这时候就体现出口才的重要性,赵国有位太师级的大臣,叫做触龙,触龙眼见直言相谏不管用,于是乎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案。

触龙说,我有个小儿子,如果我年岁已高,我很担心我死之后,这孩子怎么办。

赵太后一听,感同身受,我们都有儿子,你放心,你为国尽忠,将来如果你真的不在了,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一生富贵荣华。

触龙说,非也,万万不可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因为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功劳。您的女儿出嫁他国的时候,母女抱头痛哭,而在您生病的时候,公主想要回来探望,却被您拒绝,我知道,这绝非是您不思念公主,而是您希望他可以过的更好,希望公主可以早日诞下子嗣。母亲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目光要放的长远,如今,平安君如果去齐国为人质,就有了救援赵国的巨大功劳,将来无论如何赏赐他,都是理由应该,如果平安君毫无功劳,而且在祖国危难的时候,逃避责任,将来如果您不在了,让平安君如何面对赵国的百姓,恐怕到时候平安君还会嫉恨怪罪您呢!

不如,您先去问问平安君,问他是否愿意为国奔波?以免将来你们母子之间产生嫌隙。

一番话语下来,全都是站在赵太后的角度所言,于是乎,赵太后被说的心动了,将平安君送走为人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说忠言直谏达不到的目的,不妨曲线救国,有的时候想要说服一个人。你如果让他觉得他所要做的都是为别人得好处,他恐怕就不愿意去付出,所以你想要说服他,就要站在他的角度。通过一件事情对他的好处来促使他下定决心。在他满足他自身利益的过程之中,完成你的目标,这才是口才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