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杏仙

西游记权谋篇58:西游记杏仙想表达什么,有何寓意,为何会没有伤害唐僧却被孙悟空打死

我们书接上文,上文书呢,咱们说唐僧师徒帮和尚平了反,帮祭赛国找回了舍利子,之后,师徒几人一路前行,下一站到了那儿?

到了小雷音寺,但是在到小雷音寺的过程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杏仙这样的一个角色,她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杏仙

我们先来看一看故事的经过。

大概呢,就是在荒郊野外,走着走着,突然之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树木给困住了,困的时间不长,可能就三、两分钟,但就这几分钟的时间内,唐僧又被拐跑了。

当然糖糖估计都已经习惯了,从出了大唐到这里,这三天两头的被拐走,所以说糖糖一会儿睁眼之后碰见哪个妖魔鬼怪,他也不会太担心,心里边儿明镜儿似的,知道会有徒弟来救,我搁这儿也就是有惊无险,看见什么妖怪也都不怕了。

但是这次不一样。

杏仙

途中被掳走之后,睁开眼睛一看,这四周毫无人烟,而且景色优美。

抬头一看花草树木,环境是非常好,不由自主想吟诗一首,于是乎,旁边出来几个老头儿,开启了诗歌朗诵会。

本来呢几个老头跟唐僧这儿,正你一言我一语聊的很happy,结果,突然之间听到有一个女子的声音,说这女子是谁呀?

就是我们本文的主角:杏仙。当然它的名字叫杏仙,实际上是杏树成精,而并非是真正的仙人。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前文有言说的究竟是仙还是妖,其实本质上没有绝对的区别,主要是看你是否受到了天庭的认可。

唐僧

你说孙悟空一开始是妖,之后,当了毕马温变成仙,后来反下天庭又是妖,之后被招安成了齐天大圣成了仙,又反下天庭,那又是妖,而如今你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仙还是妖。其实是仙还是妖,主要还是看他的政治立场,说白了胜者王侯败者寇,你如果说和天庭作对,你便是妖怪,你如果说与天庭为伍,你便成仙。

搁古代封建时期,盛王败寇,你站在统治者的对立面,你便是贼寇,如果说你被招安了,那么你便是官员。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模样真的会决定未来的成长轨迹。

虽然说小的时候,我们经常人听人说不要以貌取人,可是你看《西游记》这本书。有多少个女子对唐僧投怀送抱?甭管说是妖精还是仙人,还是国王,全都看上了唐僧的帅气的模样。

唐僧

比如说白骨夫人的军师,比如说女儿国的国王,比如蝎子精,玉兔等等,都是想要跟他成双成对成其好事,果不其然,在这儿,咱们不再探讨唐僧是不是动了真情,其实过了女儿国这一关之后,后面所有遇到的女性,你都可以拿女儿国来进行对比,唐僧连女儿国这一关都能过,何况后面的这些庸脂俗粉。

当然了,人非圣贤岂能无情,有的时候你仔细读这一篇文章,最后这一个树精还有杏仙,电视剧中和书中并不一样。

在86版电视剧中,孙悟空一来就想把这些人全部打杀掉,这个时候唐僧说他们虽然是妖,但是并未伤我分毫,就放他们一马吧。

在电视剧中,孙悟空只是砸坏了桌子,警示了妖怪说,你们如果敢祸害人间,这桌子便是你的下场,而在《西游记》原文之中,孙悟空可没有管这些,孙悟空说他们现在虽然没有伤人,那是因为本事小,等以后修炼的本事大了,便会害人,于是乎把这些妖怪全部斩杀于马下。

唐僧

所以呢,按照电视剧中的理解,肯定还是更加的人性化,同时更能体现出唐僧和孙悟空的佛心,而在《西游记》原文之中,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很难不让人理解到作者是在暗示这佛祖,他其实心里也明白,一个人的本事越大,危害就越大,你有的时候,并不是看他现在干了什么坏事儿,而是看他将来的发展。如果将来有了更大的能力,他就有可能会干更多的事儿,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有的时候尽管他们没有罪,也会将它除掉。

就比如说我们在后面如果有机会,再给大家讲一讲《水浒传》这本书,宋江等人那是真有本事,后来捉了方腊,大胜归来,但他最后落得的下场却是一杯毒酒,你说宋江,他忠贞于宋国是个好汉,可是为什么还会被毒杀呢?

因为对于朝廷来讲,你现在反不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想反就能反的能力,与其留着祸患,不如就将也斩杀于此。

我们关于唐僧的爱情也是老生常谈,你说他有没有对杏仙动心呢?

如果说没有,但也不太可能,只是他可能没有女儿国国王的那种爱情,或许就是普通的友情。

有的时候总是想要和唐僧挂上点钩,这些人其实要是对唐僧好一点儿,对他们将来也是有些好处的,毕竟唐僧是金蝉子转世,是如来的二弟子,在未来有可能就是佛派的掌门人。

当然话说回来,咱们也没有必要替杏仙百分百的去洗白,毕竟咱们换位思考说,你跟朋友几个人在路上走着,大晚上的,突然来了一辆车,把你朋友给打跑了之后,把你强行鲁上车,还都是蒙着脸的,结果下车之后一帮人围着你,跟你吟诗作对,聊天喝酒,突然出来一个大美女想要跟你睡觉,那你敢跟她睡吗?你难道不觉得这玩意儿是仙人跳?

从杏仙这一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唐僧也是讲人情的,你说如果将来杏仙找到唐僧说自己如何如何委屈,唐僧可能不帮吗?

您觉得这个文章是不是想表达的这个意思呢,欢迎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