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1年11月

真以为吕雉只是妒妇?来看看吕后的人生智慧,不得不服

中华历史故事38

我们听说这样一个词叫武吕之祸,武指的是武则天,吕指的就是吕雉,武则天,她是唐朝的皇帝,这吕后,虽然如果没有称帝,那都不叫垂帘听政,基本上她就是皇帝。

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主角就是吕后,圈个有用。

那我们都知道,他在上位之后,是将戚夫人,也就是刘邦最爱的女人做成了人彘,其手段之残忍那是不言而喻,但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她究竟是如何能够稳坐吕后之位的。

话说刘邦统一了国内之后,便开始着手对付外辱,咱们前面讲过,秦始皇将匈奴远远地驱逐出境,国内百姓算是安稳了些年,但是,秦始皇逝世之后,秦二世秦三世还有刘邦,项羽等等起义军大战,大家自顾不暇,谁有心思去理会外敌,于是乎已经被赶走的匈奴看你国内混乱便死灰复燃。

为了抵御匈奴,刘邦安排了韩王信这位大将去镇守边关,当然咱们说清楚,韩王信跟韩信是两个人,韩王信按道理来说也是个有些真才实学的,可是,匈奴率领四十万大军来袭,他确实是力有不逮,于是乎呢,便试着和匈奴进行和谈,可这样可就是触怒了刘邦的权威!

和谈的是谁都能合的吗?合谈是国主才能有的权利,你换句话说,对于刘邦来讲,你韩王信你只是一员大将,我信任你,让你执掌兵权,你怎么能够窃取我的权利呢?你敢和谈,你这就有通敌之嫌。

刘邦,他也是有妇人之仁,您如果说是怀疑韩王信有通敌之嫌,你可以把它杀了,或者你可以把他召回,换一个新的主将,但是刘邦一没有杀他,二没有撤回,也没有好言安抚,而是派人去斥责了一顿,并且威胁如果不出兵,如果不取胜,便要如何如何,韩王信左右一想不行啊,面对40万大军,如果说死磕,那是必死无疑,无奈之下,那只能是投靠了匈奴,所以说,这大汉朝第一个背主忘恩的汉奸,应该是他韩王信。

刘邦一听,我如此信任你,你竟然投敌叛国,你让我颜面何在?暴跳如雷,于是自御驾亲征。

刘邦原以为可以一战而下,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此处的天气十分之恶劣,比之中原实在是相差甚多,温度低的甚至伸出手都会冻掉手指,所以刘邦很是着急,希望想要速战速决。但是匈奴却一退再退,此时刘邦也担心会不会是个圈套,派人前去探查,来人讲,说这匈奴都是老弱病残,但不能排除,他是把精兵良将都偷偷的藏起来,故意引诱我们。

刘邦速战速决,于是乎决定赌一把,将说敌军有埋伏的将领押入牢中,说他霍乱军心,然后果然不出这位忠臣所言呢,刘邦去了之后,人家真的是圈套,他把老弱病残打跑了之后才发现左右前后全都有匈奴的骑兵,自己被包了饺子,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没有救援,没有粮食,只是靠带着不多的一些补给。

那在这个时候怎么办?

其中就有人说我们可以跟匈奴求和,匈奴将他困在此地,他虽然没有粮草补给,但匈奴只要有马,就不至于饿死,所以匈奴是想活活的将他饿困于此地,他派去的使节匈奴也一概不理会,到此就体现出吕雉的人生智慧了,他没有给匈奴送女人,而是送了几个美丽的女子给匈奴的皇后说,如果你能够说服匈奴,让他们放我们离开,我们将给你金银财宝,数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说你不能劝,那么我们就会把数以百计的美女全部献给匈奴,你如今虽然贵为皇后,但是你毕竟已经年老色衰,我们都是女人,想要笼络男人的心,你就应该要明白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如果说我们把这些美女都进献给匈奴,那么你的地位肯定会一落千丈,而你如果说能够帮助我们说服单于退兵,那么这些美女我们都给你自行处理,你可以用它来拉拢有功之臣,也可以将它献给匈奴王,你自行处断。

果然,匈奴的皇后同意说服单于退兵,理由是大汉的军队肯定会来救援,我们不宜久留,他们的援兵马上就到,我们还是要尽快撤并吧。这才解了马邑之围,也就是白登山之耻。

所以这个故事也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有的时候,当你给你的敌人送礼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如找他最亲近的人,如果说你能说服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可能耗费的代价更低,只要你们能够有着共同的目的,人性往往都是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利用敌人的人性来达到己方的目的。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吕雉就是将这面儿高深的学问研究的通彻,所以他才能够成为皇后。

你觉得有一个强势且有本事的女人做老婆,是福还是祸?.

更多视频解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霍常亮讲书

解密大汉朝谍战之王,没有他就没有刘邦的功成名就

中华历史故事38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提到谍战这个词,你所能想到的应该是在民国之后,建国之前这一段时间,你所看到的电视剧,听到的小说大多出自这一时间段,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谍战的说法,咱们可以把事件追溯在汉朝时期,今天咱们聊聊大汉朝的谍战之王,他的名字叫向项伯,圈个有用。

有些人可以说是潜伏在敌人的背后,把他们踢出之后再来看整段历史,那可能就不成立了,越是强大的间谍,他们可能就是越在细微之处,改变着整个历史的走向。

我们要聊一聊关于向博得他的历史,他的身份很特殊和项羽是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之人,那么他为什么要帮助刘邦呢?都说着刘邦对于功臣是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走狗烹,可是对于项伯那是礼遇有加,等刘邦建立大汉朝之后,别的功臣死的死亡的亡,但这项伯不仅没死,反而被封侯。

当然了,在大汉朝是不允许有异性王的,侯爵已经是顶级贵族。

由此可见,刘邦对于他的器重,那是不言而喻。我们来回头看一看,他究竟当刘邦解决了哪些大的问题。

首先说第一次就说那刘邦和项羽打赌,说谁先打咸阳,谁先进关中,谁便是关中王。这时候,刘邦真的就是把咸阳打了下来,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刘邦手下就有人向项羽告密,说刘邦图谋不轨,想要独占咸阳。于是乎项羽大怒,想要兴兵讨伐,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的刘邦的实力,那是远远不及项羽的,于是乎!这项伯就偷偷的告诉了张良,那张良自然而然也就会把这个消息再告诉刘邦,如果说没有向伯,那么光这一件事,刘邦就下线了。

再说第二回刘邦带着樊哙参加《鸿门宴》,那项羽麾下不是没有明白人,其中有一个人呢叫范增,他一眼就看出来,这刘邦绝非易与之辈,将来能跟项羽分天下的,必然是着刘邦,于是乎啊就跟刘邦不对付,他先是跟项羽建言要杀他,但项羽不准,他呢,只好暗示。属下已进五来暗中刺杀刘邦。不是有这么个词儿吗?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从那流传下来的,那按道理来讲,你在别人的地盘儿,如果说人家想刺你一刀,你是躲无可躲。

项庄刚要刺杀刘邦,项伯就出来阻拦,再要自杀,项伯又出来阻拦,于是乎才有了后面刘邦找了个借口,说我想上趟茅厕才能偷偷地逃走,若是没有向博出面阻拦,刘邦在《鸿门宴》是必死无疑。

再说第三次,说着刘邦与项羽大战的后蹄有一次。刘旺败北,在逃亡的过程之中,那是只顾自己不顾家人呐。说在路上,为了能够让车跑个更快一点儿,竟然把自己的至亲骨肉踢下了车了,

刘邦他爹有刘邦的媳妇,也就是吕后,项羽说:如果你不投降,那么我便杀了你父亲,邦说了。我们曾经结义进来,那么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想杀你爹,你就杀吧,到时候记得给我一口汤喝。

可以说刘邦是无情无义,表现的至极。项羽大怒之下,真的就想杀死刘邦的父亲,可就在这个时候,项伯又出面了。向波说,您应该以仁德为怀,杀死这个老人,于是无补,不若先将其囚禁,将来或许另有他用。

所以综上所述,这项博里外里救了刘邦三次,准确的说是救了刘邦和刘邦他爹以至于在后面,刘邦是真真正正的对,他是贴心贴肺的,好,给了他一个侯欧元,还是世袭的。也算是对得起他潜伏在项羽身边数十载。

那么有一个新的问题来了,说着项伯明明和项羽是至亲的骨肉,为何他们明明有着血脉的亲情关系,他却要心向大汉,要帮着刘邦坑害项羽呢?知道的小伙伴,欢迎评论!

韩信死的不冤枉,如果你是刘邦一样会杀他,只因这三点

中华历史故事37

提起韩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本事,非常能打仗,但是也是非常冤枉的人,可是事实上,如果说你是刘邦,难道就不杀他吗?来,以下三点,即便你是刘邦,你一样会杀韩信,尤其是第三点,绝对有他取死之道,圈个有用,韩信。

咱们先说第一点,韩信他原本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为何他会有政治高位?只是因为有萧何的举荐,仅此而已,没有其他的原因。

至于说韩信成为大将军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文韬武略,那是之后的事儿,韩信投过项羽,项羽不重用,后来才投了刘邦,刘邦起初也不重用,是萧何,三番两次的推荐韩信,于是乎刘邦是给了萧何一个面子,才将韩信捧至高位。

我们后面可能会讲到有一句古话叫做萧何月下追韩信,还有一句话叫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最开始韩信之所以能够上位,完全都是因为有萧何的举荐,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萧何是谁?他是刘邦手下第一谋士,就是文官之首!韩信是谁,韩信是武官之首,如说坐在刘邦这个位子上的人,放眼望去左边是韩信,右边儿是萧何,这两个人还是关系特别好,穿一条裤子,那你作为上位者,你心慌不慌。

作为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文治武功,而是权衡之处,如果我说这天下的百姓全都向着你,可满朝文武却不向着你,你难道能掌控天下?

你掌控不了。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如果说这满朝文武不需要你出面,人家就能够自动将所有的公务全部处理完成,那你这个天子还有什么用?那就是个摆设呀!吉祥物吗?而当你的权利被架空之后,时间一久,还有谁会弯下膝盖向你行礼呢?

第二,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话其实是有点儿冤枉人家刘邦了,本来呢刘邦是把韩信已经抓了,但结果一时心软,没有杀他,将他囚于牢中,将他的王变成了侯,按道理来讲一个名字而已嘛,你能保住一命,你就应该感恩戴德,毕竟说人家既然一开始没杀你,你后半生,只要安安稳稳,至少能够做一个富贵的王侯将相,结果呢?

韩信打心眼儿里就开始抵触,开始四处卖弄自己的功劳,四处腹诽陛下对自己过于苛刻,长此以往,你让别人怎么想,你让皇帝怎么想?皇帝能够在一开始将你从王变成侯,没有杀你,这就已经是给你颜面,已经是顾及到老兄弟,昔日的情分了,应该知足啊!

最后如果说只是在心中腹诽几句,或者是偶尔发发牢骚,刘邦也可以一笑而制止,可是你不能真的造反呢?有人说韩信没有彻彻底底造反过,但事实上,有一个哥们儿叫做陈希,本来呢,就是一个小人物,可是呢,仗着自己手下有一些人马变肆意妄为,后来刘邦说了他两句,竟然还起兵造反了,那你想想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的,都是真正有本事的,这个陈希您肯定没有听说过,所以呢,不出所料,没过多久,他就已经被刘邦打的八九不离十,差一点儿就要跪地求饶了。

但在这个时候,在刘邦出征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大问题,什么呀?陈希竟然勾结了韩信,想要里外夹击,如果韩信在国内动手将皇城占为己有,那么刘邦变面临两面夹击,外务援兵,内无粮草,本来成功的概率很高,但在此关键之际,韩信内部出现了纰漏,他有一个仆人偷偷的向萧何告密,萧何立马去和吕后商量,想来想去,编了个谎话,说典礼需要你,原本韩信找了接口,称病不去,但萧何亲自出面,韩信实在不好不给萧何的面子,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萧何竟然和吕后合伙要坑韩信一码。

于是乎便是一去不复返,韩信知道死之前都不能明目,他所喊出的最后一句话,是萧丞相救我。

结果呢,萧何只能偷偷的说了一句,救了你,我就不能活了。只有杀了你陛下才能对我放心呐!

这就是所谓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萧何,韩信只是一介普普通通的小兵而已,不过也就是因为信了萧何才将自己置于险地。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您是刘邦,会杀韩信么?欢迎评论。

赵高将子婴当做傀儡,没想到子婴是扮猪吃虎装疯卖傻

中华历史故事36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这历史,还真的惊人的相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一位太太监的权势最高?你可能能够想到的是魏忠贤,你可能想到的是大太监刘瑾,你可能想到的是冯宝,可能大多数人说到太监的权势,一般想到的都是明朝,其实之所以在明朝时期太监能够掌权,主要是由于从朱元璋之后没了宰相,那么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够像朱棣,朱元璋这般勤政,大部的皇帝他们都是比较懒惰的。

不过既然已经没有了宰相帮他们处理国事,他们就需要找另外的一批人来行宰相之权,换句话说,宰相在明朝一分为二,分为了内廷和外廷。我们常说的秉笔太监,像刚刚所提到的这几位,包括大太监刘瑾,魏忠贤他们都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而外廷呢,往往指的就是内阁首辅,次辅三辅,内阁辅臣。

所以说在明朝的时候,太监相当于是和内阁首辅分庭抗礼,甚至内阁首辅的权利还没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权力大,尤其是赶上一些昏庸无道的皇帝,当然也不能说黄磊昏庸,主要是皇帝比较懒,他又信不过外臣,毕竟按照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外臣都有自己的子孙后代,是有可能造反的,而太监呢,是断子绝孙的,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即便造反成功,又能够把皇位传给谁呢?所以说皇帝肯定还是更愿意相信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大伴。

而我们今天要聊的不仅仅是明朝的这几位,还有一位可以说是太监界的鼻祖,也就是赵高,圈个有用。

在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我们常说秦二世而亡,实际这话说的不准,准确的是秦三世而亡,第一代呢显然是秦始皇,第二代呢。理论上原本秦始皇是想传位给公子扶苏,但是被胡亥篡位了,所以说胡亥算是第二位,可是胡亥在位期间被赵高压制的相当的悲惨,我们曾经听过一个成语叫做指鹿为马,这事儿就是发生在赵高的身上,赵高想要试试这满朝文武,究竟还有多少人是站在秦王的立场,而不站在自己的这一边儿,于是乎,就拿了一头鹿,说这条路是马,凡是没有附和他的,全都是自己的政敌,那么当他发现政敌已经清零的时候,也就是他想要篡位的时候,可是这历史条件决定了秦王压力是相当之大,他又不敢自己自立为王,毕竟说你作为一个辅臣,将来即便出了什么大的问题,你还可以投诚,但你如果说想要自立为王,不说外部的压力,就是内部的这些文武群臣也不一定会真心实意的拥立于你。

所以呀,赵高呢就想了个办法,说我既然不能够名正言顺的称帝,那我就随便找一个旁支来继承皇位,让他做我的一个招牌,我来在背后操控,让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想的是挺好,但他选错了人,这个人呢叫做子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秦三世。子婴的命运也是相当的悲惨,为了能够混上这个皇帝的宝座,那是在上位之前给赵高装孙子,然后装疯卖傻,甚至可以说是跪舔,把赵高哄的是屁颠屁颠的,赵高觉得子婴是一个极具皇帝天分的角色,倒不是他有多么的英明,而是他特别的懦弱,对于赵高来说,这样的皇帝非常的好控制。

所以说赵高才要选择子婴来接替胡亥的位置,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子婴可不是个易与之辈,用现代的话来讲,这就叫做扮猪吃虎,就在登基的那一天,子婴找了个借口,说我身体不舒服,死活不上台,于是乎赵高十分着急便亲自前去询问,结果刚一进门就被子婴协同他的儿子将赵高斩首。

没有了赵高的限制,原以为子婴能够辉煌一时,但是很尴尬,没过两个月,他便命丧于此,这事儿呢,还得先从刘邦到项羽两个人来讲。我们都知道啊,是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本来呢二人承诺谁先打进,关中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先打进的关中,可是刘邦的实力都不及项羽,于是乎,尽管是他打进了关中,却规规矩矩的又退了出去,那么在此这子婴算是逃得一命,刘邦没有杀他,可是下一次项羽来的时候,项羽呢,问他秦始皇是什么人,子婴说是英雄,项羽又问我是什么人,子婴这个二货竟然说不知道,需留后世评说。

所以呀,这子婴也是个缺心眼儿的,你但凡向刘禅学一学,如果你能够说一些让项羽高兴的话,那保不齐秦朝还不会亡,你要知道项羽他武艺虽然高,但是智商是堪忧的,如果说你参考一下刘禅的话,乐不思蜀,也至少能够留得性命,人家项羽本身有心要,留他一秒,只要他说点好听的,可是他结果来一句秦始皇是英雄,而你项羽算是什么东西,气得项羽将他斩杀于此。

其实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一个是子婴,还有一个是赵高,你想一想在明末的时候,也就是崇祯帝接位之前,魏忠贤那也是权倾天下,但是呢,魏忠贤和赵高一样,同为大太监,他们自己无法称帝。太监什么都能干什么,但唯独不能干的就是皇帝,也只能在宗室之中再找一人,于是乎魏忠贤找的是崇祯帝,赵高找的是子婴,而这二位都是上位之前懦弱的跟只弱鸡一样,可是上来之后摇身一变就是扮猪吃虎,成了雄鹰展翅,第一件事儿就是把扶他们上位的大太监赵高,魏忠贤斩于此地,不知道魏忠贤和赵高死后会不会后悔瞎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