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21年10月

假如你穿越到秦朝末年,如何策划一起农民起义?

中华历史故事35

假如说你一觉醒来穿越到了秦朝的末年,那么,你作为一个现代人,靠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你如何策划一起农民起义呢?圈个有用,起义。

首先,你需要先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毕竟一个人终究是力单势孤,浑身是铁,能粘几根钉子,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合作伙伴选择哪些人比较合适?有的人可能觉得应该找有能力投资你的人,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错误的谬论,毕竟对于那些既得利益者来说,如果说让他们做选择,将你抓起来献给官府远远比投资你等待你企业成功更划算的多!

所以你优先要考虑的合作伙伴,应该是那些已经受秦朝压迫的,即将面临死亡的人群,比如说在秦朝,由于长年累月的战争,百姓一年12个月中,至少有一小半的时间是在帮助军队运送物资,也就是所谓的劳工,所以,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合适的合作伙伴,哪怕他们可能只有一膀子力气,没有其他的优势,即便身无他物,你也可以将他们视作最初的班底。

其次,需要找一个让他们和你一起造反的机会,比如说在运送物资的过程之中,赶上了大雨天,按照当时的法律,如果说犯有失期之罪,最多是要判处死刑的。这个时候,你可以挑个头,然后找个理由干掉监督你们的管理官员,这个时候就可以对和你同行的农民说,如果说你们要继续向前走,那就必然是死路一条,因为我们不仅失期,而且杀了监管的官员,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四散而逃,但是你一个人面对秦朝大军,显然是力单势孤,不如我们选择最后一条路,揭竿起义,造反不一定能成,但是不造反一定不成。

将所有人拉下水之后,只能跟着你一条道走到黑,这时候就需要激励一下民心,比如说一些类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激励的言语,让他们明白,我们不是天生的奴才,我们也有可能摇身一变《翻身农奴把歌唱》。

给他们画饼充饥描绘一下,如果起义成功,那些美食,美酒,美女都将是属于我们,而如果说失败,最差的结果不过就是和我们不起义的结果一样,不过就是这个死而已,搏一搏,可能会成功。

就像我们之前讲《孙子兵法》的时候,道天地将法,道是排在第一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需要先给合作伙伴树立坚定的信心,让他们坚信,只要跟随着我们一起走,就有成功的希望,占据大义的名分才有可能获取到成功。

随后,我们就要考虑当时的历史环境,毕竟按照那个年代,人们更加信奉的是仙狐之说,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找一些类似于石头一只眼挑动天下反,或者是鱼的肚子里塞上一个布片儿,上面写着陈胜王之类的话术,当然也可以办成狐仙,然后假装是狐仙降世说类似陈胜出,秦国亡之类的话语,总之就是借助仙佛的名声,给自己的队友打打气。

下一步想要扩展势力,就需要有一杆大旗,当然了。如果说只是想象梁山一样占山为王,那么你最合适的旗子,应该就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之类的,但如果说你想要称撑鼎之轻重,就需要有更高瞻远瞩的话术,总地来说呢,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可以扶持一个所谓的公子扶苏之名,因为在秦朝有一个说法,按道理来讲,秦始皇去世之后,继位的是公子扶苏,但是胡亥,作为秦始皇的小儿子,弑父夺权,杀了秦始皇夺得了皇位,所以胡亥的上位是不正的,那么你可以将此起义视作是国之内战,我们不是要造反,而是要拥立公子扶苏上位,至于扶苏可以是阿猫阿狗或者是张三李四,你随便找一个和之相近的人物,反正就是当个招牌而已。

当然你如果说在成熟之后,也可以扔掉秦朝的这个牌子,毕竟你以后是打算灭掉秦国的,那么你就需要再找一块儿比秦公子扶苏更加具有说服力的牌子,比如在秦朝建立之初,还有一些楚国的军队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可能隐藏在山林之中。其中之一比较有名的叫项燕,那我们就可以假借项燕之名,说我们是受向燕所领导,当然了项燕也可以是阿猫,阿四或者是一个摆设的排位都行。

这个时候,以他们之名去招揽天下如此,即可迅速扩展。

秦朝对于百姓的压迫,显然不只是你个人,在你起义的过程之中,天下各地肯定也会有其他人不断的造反,那么,你此时需要注意的就是要明确一点,对于秦朝,我们可以是清君侧,可以是辅助公子扶苏甚至可以是希望能够为楚国的将领争取更多的权益,但是切记不要在最开始就自立为皇,毕竟按照当时的传统来讲,出头的椽子先破。

正确的模式应该是等待其他人去打击消弥秦朝的兵力,然后我们可以在后面做坐山观虎斗,在观虎斗的过程之中,要积累粮草,招揽民心,也就是所谓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当有了一定的实力之后,再去想办法分化,拉拢秦朝的既得利益者,至少要让他们明白,你们应该脚踏两只船。因为这天下未必就是永久属于秦,如果说你们对于秦一条道死到黑,那么将来我们得了天下,你们就是必死无疑,而现如今,我们并不要求你们造反,只需要你们暗中资助我们一些钱粮,如此以来,你既可以在秦朝当你的富家翁,也可以为未来的子孙铺一条后路。

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很愿意用钱换安稳用钱,赌一赌明天。

再之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最佳的战略要地,比如说找到四川,也就是当年的西蜀,刘备所在的地盘,烧掉剑阁七百里 蜀中别是一洞天,只要没有了进兵的渠道,让他们耗费过多的资源和人力来进攻蜀地,这一对朝廷来讲是不划算的,我们在蜀地至少可以安稳的度过个几年,十几年,等到秦始皇被其他的起义军打的八九不离十,我们再出兵去捡漏。

这是我的简单的思想,欢迎大家补充,如果是您,您会如何抉择呢?期待您的评论!

你真以为秦始皇焚书坑儒是错?你看看他早年遭受的屈辱在说

中华历史故事34

现在很多人一说起秦始皇,马上就会说他暴虐无度,说他焚书坑儒,说他使文化进程退步,那么我们不应该去分析一下,他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假如你是秦始皇,你确定即便以你现在的智慧穿越成秦始皇,你就一定能比他做的好吗?

焚书坑儒,圈更有用,准确的说是两件事儿,我们需要把它分开来讨论,第一是焚书,第二是坑儒。

咱们先来说说焚书。

其实这里所指的书,并不是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全部要烧毁,不是的。就好像截止到我们现代社会,仍然会有一些书籍是不允许发行的,比如说凡是宣传色情,赌博,毒品以及其他的一些违法的书籍,显然是不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那么在秦朝也一样,会有一些不被秦朝所认可的书籍。

咱们先来说说哪些是他们认可的,比如说关于秦朝本国的历史,这就是属于认可的书籍,显然是不会被烧毁的,除此之外,在古代,物农植桑是最重要的谋生,对,所以凡是和植树造林,如何养庄稼这方面相关的书籍也是不会被烧毁的。

那么哪些书籍会被烧毁呢?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指除了秦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国史,这样点你其实也很好理解,即便你是秦始皇,你都已经统一六国了,难道你还希望其他国家的国民存着对于故国的思念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你知道小周后的老公是怎么死的吗?就是因为写了一首思念救国的诗,于是乎才被赐鸩酒死掉的,那么我们既然是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我都已经统一六国了,你就应该只知道有秦国的历史,其他国家的国史自然都要销毁,如此才可以更好的将秦国与其他国家的国民融入一体,以后,只有秦国,没有齐,楚,燕,韩,赵,魏等国家。

所以关于秦始皇焚书,焚的是那些对于他的统治有影响的阻碍历史进程发展的书籍,并不是你所想到的所有的文字记录的数据全都会烧毁,显然不是的,至少他知道务农工桑是极为重要的民生之本,这方面的书籍是被重点保护,不会被烧毁的。

其二,我们再来聊一聊坑儒,不得不说呀,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令人耸人听闻的刑法,你比如说我们前面在讲夏商周的时候,某位大臣向国王建言说,您在这样不修边幅,我真怕会见到咱们国家亡国的那一天,于是国王一着急,好,我一定让你看不见。

所采取的策略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将提问题的人解决掉,你不是担心看到国家亡国吗?好,我把你的眼睛挖掉。

这是历史上的真实的事件,这位国王就是夏桀。夏商周中,夏朝的君主。

在古代,对于割鼻、腰斩、五马分尸等等刑罚已经是司空见惯,单纯的活埋这本身已经不算作是一种最严苛的刑法,至少没有让你死无全尸,而且也让你死有葬身之地,算得上是比较人性化的惩处方式。

那么我们又要回过头来来聊聊,他为什么要坑儒,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不会坑儒?

首先,很多人对于焚书坑儒有一种误解,他认为坑儒坑的是天下所有有学问的人,实际上这种理解方式是完全错误的。准确的讲,这里所说的如并不是指有学问的人,而是指术士。

换句话说,比如变戏法的,比如巫师,比如能够跟你说让你长生不老的人,这种人就叫做术士,而在焚书坑儒中所指的儒主要也就是这些术士而已。

有人说秦始皇昏庸无道,为什么会相信有成仙之说呢,其实你说他昏庸无道,这可真是冤枉人了,你说的暴虐这不假,可你说他昏庸,那是纯粹是扯淡,能够统一六国之人,岂是昏庸之辈,如果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你要是秦始皇,你处于他的位置,你会不会信呢?我们来往还原一下,说有人跟秦始皇讲,我知道有两座仙山,蓬莱,方丈,如果说入得仙山求得长生不死药,您就可以长生不老,起初秦始皇显然是不信的,但是如果说他亲眼看到了蓬莱,方丈两座仙山高高的挂于天空之中,如果你是他,你会不会信呢?

到这里就会有人说了,真的会有蓬莱方丈吗?其实这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事实上所谓的蓬莱方丈不过就是海市蜃楼,我们现在,你能够理解,但是你在秦朝的时候,哪有海市蜃楼这样的说法,秦始皇在出行的时候,确确实实看到了天空中挂着一座仙山。

眼见为实,所有人都能看得见,你即便是秦始皇,你肯定也会相信的吧。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两个术士,骗秦始皇的钱,说我们可以为你求仙得道,你需要给我们提供物资,人力等等支持,于是乎秦始皇便信以为真,可是这时间长啊,你拿不出来真东西让秦始皇长生,那肯定是必死无疑,于是乎便逃之夭夭,可他们逃还不算完,还留下了一封信,大大的耻笑了秦始皇,说他竟然轻信世上有什么所谓的蓬莱方丈,那纯属是糊弄小孩子的,秦始皇大怒之下,想要捉到这两位术士,但二人已经逃走,于是乎就找到了与这二人相结合紧密的那些儒生。其实这里所说的儒生还是术士。只不过挂着一个儒生的名头。

全国有学问,读书识字的人,那何止千千万,但他只是杀了几百个人,这几百个人唯一的一个罪过就是和那个骗了自己的钱还耻笑自己还逃跑了的术士相挂钩的四百余人。

所以这件事的真实历史进程,你可以理解为是秦始皇被人骗了,然后骗子还跑了,秦始皇找不到骗子就只好把和骗子相关的同伙一网打尽。

所以凡是说秦始皇昏庸无道的,我就想问一句,假如你穿越到秦朝,你亲眼看到天空中挂着蓬莱,方丈两座仙山,你第一印象想到的这是海市蜃楼,还是认为这真的是仙山呢?你会如何做呢?

你真以为荆轲刺不死秦王?如果荆轲没有私信,秦始皇早就死了

中华历史故事33

说到《荆轲刺秦王》,想必您对这个故事一定不陌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刺客叫荆轲,有一个国家叫燕国,要说燕国的武力,那是远远不及秦国,可是你要是想抵抗秦国,应该走正常的道路,比如休养生息,比如加强武备,比如优化兵力配及,比如寻找带兵的良将,但是这燕王他总想着另辟蹊径。

燕王有很多的门客,这其中之一,便是荆轲。听说荆轲武艺高强,燕王就动了杀死秦王的念头,当然了,准确的说叫做刺杀。

想要在秦王重兵保护之下刺杀,那显然是十分之艰难,即便成功了,那刺客也是必死无疑,可是除了刺杀秦王以外,燕国实在想不出有更好的办法能够抵抗秦国,于是乎他们就想了刺杀这样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燕王对于荆轲那是时同时寝同寝,说白了,有好吃的我与你一起吃,有好的马车,我先给你优先乘坐。对荆轲可谓是礼遇有加,这样的话,简直就是把荆轲挂在了火上烤。对于当年的那个荆轲来讲,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说燕王对你推心置腹,你却对他请求置之不理,以后,你就再也没有办法在门客的圈子里混了。

于是荆轲找了个借口,说咱们平白无故的想要杀秦王,谈何容易,就算我武功高强,但也只能是最多十人敌,可秦王受万人所保护,我如何进他的身,如何见到他,如何能够有机会刺杀他呢?

其实这话说的虽然有道理,但主要来讲,荆轲心里也明白,这事儿啊,不靠谱,如果去了自己十之八九会命丧于此,所以他内心深处是极为抵触的,故而找了一些理由,借口来搪塞燕王。

而燕王呢信以为真,燕王说没有关系,我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地图,是咱们燕国的一个非常好的地段,你把这张地图交给秦王,就说我想要把这个城池献给他,然后你不就有机会近身于他了吗?

荆轲说这样的话,似乎还是不够啊,我听说有一个大将是从秦国叛离来的,他的名字叫樊於期,你能不能把他杀了?然后我带着他的人头去呢?如此重礼,才能够得到亲自接见。

原以为荆轲如此说,燕王太子丹便会退却,不再让他前去刺秦王,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真的将樊於期人头奉上,如此以来,荆轲是不去也要去,去了是死,不去也是死。人家按照你所说的,将樊於期的人头都已经砍下,结果人头奉上,你却还是推诿,那么你既然无用,就去给樊於期偿命吧!

最后荆轲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我还有一个请求,我有一个朋友,如果说能够让他和我一起去,那成功的概率会增加很多,只是路途遥远,我那个朋友还没有到来。在容我些日子,燕王太子,但便觉得那荆轲已经有了退却的心态,他只是在故意找借口,推诿,拖延时间。于是乎就告知了荆轲,说我们这里有一位勇士,13岁就敢当街杀人,他的名字叫秦舞阳,让他和你一同去,和你的朋友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此一来,荆轲是实在没有了借口,不得不前往,那按照原计划图穷匕现,其实他是有机会一刀将秦王斩杀,但是他为何没有杀死秦王呢?

并不是说他畏惧秦王,更不是说他没有机会杀死秦始皇,毕竟那刀剑之上已经淬上了剧毒,见血封喉,只要伤到秦始皇,秦王必死无疑。可是又有谁不是贪生怕死的呢?这荆轲想来想去,如果秦始皇死了,他是必死无疑,而如果想在死中求活,唯一的方式就是活捉秦始皇,于是乎,他虽然手中有武器,却不敢将着手中的剑刺向秦始皇,其实如果这剑上没有毒,他反而敢于杀伤秦始皇,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件淬毒的武器,才让他束手束脚。

于是乎,他只在朝堂之上与秦始皇兜兜转转,最终也没有将秦始皇斩杀于此。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失败,荆轲和秦舞阳都被诛灭于此。

这个故事也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荆轲在去的过程之中,找了这么多的理由和借口,这就足以证明,他自己根本就不想去。如果说你所寻找的人是跟秦王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你能够在她刺杀秦王的过程之中,为他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高很多,而你寻找的荆轲,她与秦王本身没有仇怨,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向他施以恩惠,然后就想要他的命,而且他在行刺之前就已经各种推诿,你还要让他前行去往,成功的概率定然是非常低的,你说呢?

传奇商人吕不韦,敢给皇帝戴绿帽子的丞相,最后被活活吓死

中华历史故事32

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王侯将相,并非生下来便是贵族,你比如说这当皇帝比较出名的朱元璋,他以前的职业是和尚,再比如说汉朝的刘邦,他的第一职业是泗水亭的亭长。

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皇帝的出身,而是这些宰相的出身。

如果说在所有的宰相之中,谁做饭做的最好,那显然就是伊尹,为什么?因为伊尹以前就是有莘氏的一个奴隶,他的主要职业就是烹饪,说白了就是个厨子。如果说在所有的宰相之中,谁经商能力最强,那么显然就是商人吕不韦,他就擅长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而他所有的言论之中,最经典的一句话叫做奇货可居。

他认为,所有的买卖都没有经营皇帝赚钱,你如果说买卖的事或物,你可能只有几分利,如果说你买卖的是皇帝,可能会有几万倍的利润。

在中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相互都有人质,但这两个国家也是连年的征战,而秦国的质子便是子楚,说在某一天,吕不韦遇到了子楚,说我想要助你光耀门楣,子楚笑话他道,你想要帮助我光耀门楣?不如你先扩展自己的门楣吧,吕不韦嘴儿甜呀,吕不韦说,我的门楣需要,在您的门楣光大之后,我的才能光大。

按照现在的话来讲,吕布为这就叫做投资潜力股,投资原始股。

事实证明,吕不韦确实赌赢了,他赌子楚能够成就大位,尽管现在的子楚只不过是在赵国的一人质而已,但是在未来,子楚确实变成了太子,而在后来的几年,又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位置,也就是秦王,史称秦庄襄王。

在秦庄襄王在位期间,吕不韦的权势还不是最大,因为他尽管已经有了宰相之权,可毕竟头上还有皇帝,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秦庄襄王也是个短命的皇帝,只是在位三年便撒手人寰。

吕不韦为了讨好秦庄襄王,曾经信现了很多的美女,而其中有一人竟然是怀孕期间献给了秦庄襄王,至于怀的究竟是谁的孩子,不同的史书,有着不同的记载,我个人觉得可能这孩子就是吕不韦的孩子。

秦庄襄王去世之后,年仅13岁的秦王嬴政继位,但由于年龄过小,吕不韦是彻彻底底的把持了朝政,而嬴政的母亲正处于30如狼40如虎的年龄,时而通奸吕不韦。吕不韦由于年老力衰,不得已只好找了个假太监送进宫中,这个人也是极为有名的,史称嫪毐,他和嬴政的母亲时常通奸,还为嬴政生下了两个弟弟。

嬴政掌权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杀死他的母亲和嫪毐生下来的两个儿子,第二件事,就是逼吕不韦自杀,为何他不亲自动手?同样是和自己的母亲通奸,嫪毐被夷三族,而吕不韦却是自杀?

个人猜测,嬴政也知道吕不韦其实是自己的生父,弑父的事情,他终究是不愿意做,所以才剥夺了吕不韦的一切权利,逼迫吕不韦自杀。

在历史上,和吕不韦一样,有着类似遭遇的权臣有很多,我们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多尔衮,一个是赵匡胤,都是主少国疑,权臣当道。

多尔衮选择的是做摄政王,而结果就是多尔衮死后被挖坟鞭尸。

赵匡胤选择的是自立为王,而结果就是建立了宋朝319年历史。

有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形势比人强,如果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不造反,谁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多尔衮或者张居正,落得个抄家灭族?

你真以为法家代表韩非子是被秦始皇所杀?其实幕后黑手是李斯

中华历史故事31

话说提到李斯和赵高这二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们可以说是秦始皇时期最具有权利的政治家,那么我们今天要聊的主角就是李斯,圈个有用。

先来看看李斯的上位时,他在成功的道路上究竟有哪些闪光点,以及他干过哪些天怒人怨的事儿。

曾几何时,这李思也只是吕不韦的门客之一,吕不韦也曾经辉煌过,做生意做的足够大,把一个国家当成一个买卖来干。

吕不韦掌控了秦朝多年的政权,但随着秦始皇年龄见长,终究要将权柄重新握在手中,那这吕不韦的下场不言而喻,是被秦始皇活活吓死的。

孟尝君有3000门客,这吕布为也是如此,特别喜欢交朋友,其实用朋友这个词不太恰当,更好的说法是叫做下属或者是幕僚,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这位主角李斯,就是吕不韦的幕僚之之一。

吕不韦死后,他所招募的诸多门客也一一离去,有人说我们不想走,但是不走不行,为何?

秦始皇认为你们都是其他国家的人,如果说你是秦国的,那你可以留下,你是其他国家的人,你所出的建言,我信不过,为什么?

因为你很有可能会脚踏两条船,作我的政府官员却为你的祖国付出心血,那么我岂不是要养了白眼狼?如此一来,便将这吕不韦的诸多门客全部驱逐出境。

要怎么说,这所谓的能人,就是指遇到问题的时候,所能彰显出来的特殊能力,你所遇到的困难,别人也会遇到,区别就在于有的人能够克服困难,有的人不能。那么同样这件事儿,放在你身上,会怎么办?

恐怕大部分人也就是嘴上抱怨两句,实际上也是唔呼奈何,但是李斯不然,他给秦始皇写了一封书信。这书上有言说,您有没有听过一个词叫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您回忆一下,咱们秦朝的历史发展,说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就是因为重用了谋士张仪所以才有了破了六国合纵连横之术,我秦国才能出函谷关,才能有了今天之恢宏霸业。再往前推,孝公时期就是因为重用了门客商鞅才有了变法之后的秦国富强。

您现在把所有有本事的人全都驱逐出境,那不就等于说是把这些有能力的人推向了您的敌国吗?如此真的好吗?

就像我们之前讲,所有的口才,归根结底都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阐述。秦始皇一听此言有理呀,于是啊,就将着李斯重新召了回来。李斯这时候都已经快走到了楚国,然后被秦王快马加鞭追了回来,开始重用李斯。

以上是李斯光明正大伟岸的一面,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斯的权利也逐渐的变大,这个时候,他就开始守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不允许别人来抢他的地盘儿。

在政治上,你如果说有了政敌不去打压,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他死,要么就是你死,那么这里所说的政敌是谁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另外一位主角韩飞。

说着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篇可谓是读者众多,秦王能够欣赏他,除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外,还有一个词,叫中央集权。

他的文字中,频繁的出现了类似的理念,建议君主加强中央集权,这句话可就说到秦始皇的心坎里,于是秦始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韩非相见,便有意招揽于他,韩非子也想要向秦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可是,如果韩非子上位,谁受到的损失最大?

显然就是已经有了第一谋士之称的李斯,于是乎,李斯在背后就向秦王进言说,这韩非乃是韩国之王侯,贵族如果中用于她,那将来他必然会在策略上,倾向于韩国不利于我,秦国不如将其斩杀于此。

原本秦始皇还在犹豫,只是将韩非囚禁在狱中,而的李斯很担心韩非子口才了得,据史料记载,李斯直接进入到囚牢之中,一碗毒药将韩非子鸩杀于此,当秦始皇再想见韩非,人已经死了,悔之晚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二虎,想要将自己推荐给某位老板,先要看看老板身边是否有奸臣,如果有,那么你的才学越大,对既得利益者的危害就越大。

春秋口才:如何说服太后将自己的小儿子送去当人质?

中华历史故事30

春秋时期,赵孝成王刚刚继位,由于年龄太小,其母掌权,恰逢秦国仅供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表示想要我们出兵救你,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要把赵太后的小儿子平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圈个有用,平安君。

作为母亲,赵太后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远离自己,于是乎在朝堂上所有建议送走人质的声音,赵太后都一一拒绝,最后甚至说,谁再敢说将我的儿子送走当人质,我就啐谁。

按照当时赵国的情况来说,人质是成本最低的求救方案,但是太后不允许,怎么办?

这时候就体现出口才的重要性,赵国有位太师级的大臣,叫做触龙,触龙眼见直言相谏不管用,于是乎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案。

触龙说,我有个小儿子,如果我年岁已高,我很担心我死之后,这孩子怎么办。

赵太后一听,感同身受,我们都有儿子,你放心,你为国尽忠,将来如果你真的不在了,我会照顾你的孩子,让他一生富贵荣华。

触龙说,非也,万万不可让他享受荣华富贵,因为他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功劳。您的女儿出嫁他国的时候,母女抱头痛哭,而在您生病的时候,公主想要回来探望,却被您拒绝,我知道,这绝非是您不思念公主,而是您希望他可以过的更好,希望公主可以早日诞下子嗣。母亲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目光要放的长远,如今,平安君如果去齐国为人质,就有了救援赵国的巨大功劳,将来无论如何赏赐他,都是理由应该,如果平安君毫无功劳,而且在祖国危难的时候,逃避责任,将来如果您不在了,让平安君如何面对赵国的百姓,恐怕到时候平安君还会嫉恨怪罪您呢!

不如,您先去问问平安君,问他是否愿意为国奔波?以免将来你们母子之间产生嫌隙。

一番话语下来,全都是站在赵太后的角度所言,于是乎,赵太后被说的心动了,将平安君送走为人质。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说忠言直谏达不到的目的,不妨曲线救国,有的时候想要说服一个人。你如果让他觉得他所要做的都是为别人得好处,他恐怕就不愿意去付出,所以你想要说服他,就要站在他的角度。通过一件事情对他的好处来促使他下定决心。在他满足他自身利益的过程之中,完成你的目标,这才是口才的最高境界。

假如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半国土沦丧,你将如何逆袭翻盘

中华历史故事29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公元前284年,你的身份是齐国的守将田单,圈个有用,大半国土已经沦陷,敌军攻下七十余城,目前只剩下两座小城,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不过如此,面对大兵压境,你将如何逆袭翻盘?

第一件事儿,逃跑。

人活着才有希望,人如果死了,那一切都没有了希望。

在乱军之中想要逃亡,车辆必不可少,你发现了当时马车的一个弱点,在战国时期,所有的车辆车轴是最为脆弱的,相互之间撞击很容易导致车轴磨损,于是乎,你命人将车轴裹上铁皮,如此,在与其他车相撞时,其他车会损毁,而你的车能够安然无恙,就是凭这一点,你成功的逃出了城区。

第二件事儿,挑拨离间。

你收拢了一些溃兵,当你得知打到门口的竟然就是那能与管仲相媲美的乐毅,他已经攻下了七十余座城池,如今更是气势磅礴,想要战胜他十分艰难,于是乎你想到了挑玻璃间之计。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想要让君王和他产生间隙,实际非常简单,安排人去燕国,联系燕国的幼主就说乐毅在外有称霸之心,如果不将其召回,恐早晚会成大的祸害,果不其然,燕国的幼主心中开始忌惮乐毅,三令五申让其尽快回国,而且在粮草兵械上开始短缺,以至于最后将乐毅这一军统帅逼得不得不叛逃到了赵国。新上来的统帅是一个草包,如此,等于我们用一计就杀了对方的统帅,不得不说这是一记狠招。

第三件事儿,巩固己方的军心。

由于大兵压境,自己这一方的将士,已经有些人心无战,总是想着投降,于是乎你将消息放了出去,就说如果燕军将我方的俘虏鼻子割掉,派到前线,那我们肯定会胆战心惊,兵败如山。

你故意放出的消息果然奏效,对方真的将你们俘虏割鼻,如此一来,你的将士很担心自己将来若是被俘虏,也会被施以割鼻之刑,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割鼻是和斩头相类似的巨大的侮辱,于是乎己方的人马,那是个个奋勇杀敌,即便说力有不逮,宁可拼的人死,也绝不投降,绝不当俘虏。

第四件事儿,刺激己方将士,出城迎敌。

你觉得自己的将士不愿意出城,很担心被俘虏,被杀害,只愿意龟缩于城池内,于是乎你便又出了一个计谋,传出话去说,城外有我方的祖宗陵寝,如果燕军将我方将士的陵寝毁掉,我方军心大溃。

果不其然,对方听到此消息之后,真的是开始在外面挖坟掘墓,如此恶行,让城内的将士焦急万分,为了保护自家祖宗陵寝,一个一个的都争相出城与敌交战。

第五件事儿,骄兵之计

你眼看时机已到,最后找了个借口,就说我要投诚,然后给对方的同帅送去了金银珠宝,并嘱咐说能否不伤害我的家小,让对方误以为你是真的想要投诚,在他们放下了戒心之后,你使用了火牛攻,也就是在牛的身上,前方绑上了刀剑,在牛尾巴上绑上了稻草,冲出城后,将火在稻草上点燃,牛怕后面的火,所以拼命的向前冲,直接将对方敌营充的粉碎。

五件事之后,你逆袭成功,重新收复了失地,七十余城再次回归齐国,齐王封你为安平君。

乐毅诸葛亮岳飞,三个人处境相同,但结局大不一样

中华历史故事28

在中国古代,形容某人有才华,常说自比管仲乐毅,前文我们讲完了,管仲今天再来说说乐毅,圈个有用。

咱们先回顾一下管仲,他是何人,管仲乃是齐桓公的第一助手,如果没有管仲,这齐桓公就不能称春秋五霸之首。

能够和管仲相媲美,自然是相当的有才华,可我们今天要聊的不是乐毅的才华,而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在他所处的环境之下,不同的抉择就会有着不同的结局,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果你是乐毅,你会如何选择未来的路。

乐毅所效忠的是燕国,燕国和他的生死大敌齐国在斗争之中,乐毅可以说是功高盖主,齐国有七十余座城池,在乐毅率领下,燕国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七十多个城池,最后被打的只剩下两座。

本来齐国都已经要被灭国了,就在这个时候,燕国的老国王死了,下一任国君与乐毅不合,身边有小人进谗言,说的乐毅在外领兵多年,如果说他有了反心,我们对他无可奈何呀!

其实这样的话,在老国王去世之前也有人说过,但是老国王对乐毅那叫做掏心掏肺,说我与他如兄弟一般,如果说他灭了齐国,替我报了仇,他为齐国君,我可与他仍有兄弟之情,如此又有何不可?

什么意思?

老国王的想法,哪怕说他真的成了齐国的国君,于我从下属到上司的关系变成了同事,我也愿意。

说完了这番话之后,便将那个挑拨老国王和乐毅之间感情的人推出去斩首示众,从那儿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挑拨的事情。

老国王去世,新继位的燕王可没有这般的感情,于是乎就想方设法的对乐毅的军队进行掣肘,将乐毅调离了一线,而且想要杀他。

那这个时候乐毅会如何呢?

这自古便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王子不得不亡的说法,已知为代表的人物便是那宋朝的岳飞,岳鹏举,等到咱们后面讲到宋朝的时候,岳飞是一个大的篇章。同样的是不受君主的喜爱,岳飞的选择是,您要我死我就死。那么乐毅他选择和岳飞不同,当他知道自己的主上想要对自己下手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脱离的燕国的国籍,跑到了赵国,从此也是留得一条性命。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局,那么与之类似的,还有清朝的多尔衮以及三国时期的诸葛亮。

多尔衮也是摄政王之一,他替年轻的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但等到他死后,顺治皇帝掌控朝政之后,多尔衮却落得个死无全尸,人虽然死了,但是棺材盖儿打开,鞭尸多次。

诸葛亮六出祁山,其中有一次已经打到了魏国的国都附近,但是同样蜀国的刘禅受奸人挑拨,担心诸葛亮权利过大,以一个“我想你了”的理由将诸葛亮召回,让诸葛亮错过了灭北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

其实,我们常讲一句话,我对你好,不是因为你真的好,而是因为我也希望你能够对我好。

作为臣子和君主,如果说君主视臣子如兄弟,那么臣子为君主报恩是理所应该,如果君主为了一己之私,已经想要将你除之而后快,你还真得要死忠吗?

您觉得如果是您,您会如何选择呢?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何会被活活饿死?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骗局

中华历史故事27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些皇帝,那是曾经辉煌,结局却不尽人意,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帝王,他是被活活饿死的,这两位皇帝分别是谁呢?第一位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第二位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主角,赵武灵王,圈个有用。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主要干过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叫胡服骑射,这个事情其实很神奇,他说我们作为中原民族不擅长马战,那为什么游牧民族擅长马战呢?是不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适合?于是乎啊,他就让自己的属下也穿上了胡人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穿上之后果然战力提升了不少,当然这件事儿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可圈可点的,虽然仗打赢了,但是这跟穿的衣裳真的有如此大的关系吗?

而第二件事儿,是说他的胆量是真不一般!有一次,他去其他的国家暗访,为什么叫暗访呢?原本是派使臣去别的国家,尤其是一些敌国,他把自己扮演成使节中的随从之一,以便更加详尽地了解了在出访过程之中的山川民俗,地理地貌,这对他未来的争霸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赵武灵王的胆量那确实是很大,你要知道,在古代,那不是每一个国君都有勇气身先士卒,这种事儿要是被抓着,那很有可能她就会成为楚怀王,被敌国拘禁致死。

年轻的时候固然英明,可是这人一旦年老,难免就会有些昏庸的行为,他的儿子比较多,起初,他是喜欢大儿子,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它就发现小儿子更受他喜欢,当然了,不排除是小儿子的母亲更受他喜欢,枕边风一吹,就把小儿子设立储君,这嫡长子继承制变成了非嫡长子继承制,人家原本是能够继承的,结果你让弟弟成了皇上,哥哥却要对弟弟行跪拜之大礼,这哥哥是越想越生气,于是乎就有了沙丘宫之变。

这其实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长子趁着父王和他的弟弟都在沙丘宫,于是乎就下了黑手,他的父王一看大事不妙,于是乎派了一个小宦官出去招兵,招来的是谁?是他的另外的一个儿子,叫公子成。

公子成带兵前来,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有了自己父亲的旨意,所有臣子必须全都听命于公子成,公子成一看既然大权在手,直接把长子给杀了,之后,他没有接父亲出沙丘宫,有人进言说杀死赵武灵王,直接上位,但公子成顾及名声,没有亲自动手斩杀自己的父亲,而是说了一句话,出其他人可出。

换句话说,就隔绝了沙丘宫,那沙丘宫内没有粮食,没有饮水,赵武灵王就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赵武灵王显然在临死之前极为后悔,毕竟他的长子也只是逼他易储,即便他真的更改了,他仍旧是皇帝,至少不用被活活饿死。

这就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同时也是赵武灵王所托非人,他找公子成来救驾,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公子成,怎奈公子曾夺得了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杀掉公子章,第二件事就是杀掉赵武灵王。

果然是天家无亲情,可悲,可叹。

诸子百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为何汉武帝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华历史故事26

在咱们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往往在他们的姓氏后面,都会挂上一个子字,比如说孔子,孟子,韩非子,老子等等,那么他们是起源于何时?大部分都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诸子百家,圈个有用。

咱们先来说一说老子。

在诸子百家之中,老子可以说是所有的人里边儿读书最多的,为何呢?是因为他家资丰厚吗?不是。因为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在周朝是有一个典藏史专门储藏图书典籍,而老子就担任周朝的史官,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想看多少书就能看多少书,根本就看不完。

其实某种意义上,老子是有阿q精神的,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正传》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人抽了阿q一个嘴巴,阿q不敢反抗,只敢说就当是儿子抽了老子,以自我安慰下。

老子在自己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中阐述的核心思想,主要就是无欲无求以及愚民政策。

什么叫愚民政策?你比如说在他的想法中,百姓之所以难以管理,就是因为百姓太聪明了,所以他才采取愚民政策,让百姓不那么聪明。

第二位,庄子。

我们曾经读过一篇课文叫《庄周梦蝶》,简单的说,这庄子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蝴蝶,突然之间就想到一个问题,说到底是我梦见自己是个蝴蝶,还是说我本身就是个蝴蝶,然后蝴蝶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是个人呢。

这庄子跟老子都可以说是哲学家,他们都是唯心主义。对于世事的处理,往往都有着随心所欲,顺势发展的。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不仅不哭泣,反而唱歌,这个时候有人就问,说你的妻子去世了,你怎么不难过呢?庄子说人固有一死,顺应天理死了,所以我为何要哭泣呢?

要是搁现在,有这样的男人,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渣男,可是在那个时候,别人一听好像很有道理。

庄子跟老子可以说是后期道教的创始人,他们二位是一伙儿的。

韩非子,第三位。

关于韩非子,我们之前讲过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这篇文章就是韩非子所作,是一篇散文。

韩非子有的口吃的毛病,搁现在来讲,就是略有结巴,他不善言谈,但是擅长写书,写过包括《说林》、《说难》之类的很多书籍,他的主要思想是刑法以治天下,结果呢,死于非命。

孔子虽然说也是在政治上不得志,可是好歹人家是老死得了善终,而且韩非子是死于非命。

咱们现在有个词儿叫做依法治国,说一个国家想要强大,用依法治国的理念,管不管用,肯定管用,但是这种理念那就是侵害了某些人的权益,一些既得利益者,人家本来已经是王侯公卿,那所干的非法的事情是多了去了,你如果说得了权利,要是按照你所说的依法治国,那么我们就是第一批要被砍脑袋的,所以当权的王公大臣能让你死就不能让你活。

第四位,孔子。

如果说按照名气,孔子那肯定是诸子百家之中最有名气的,那么为什么他能够有如此渊远流长的名声呢,其实,孔子在政治上那也是郁郁不得志,他所秉持的理念叫做有教无类,如果说按照他的标签来排序,最合适的一个标签叫做教育家,那么按照古时候的说法,谁才能受教育,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读书写字,那个时候文盲的是占了大多数,会写自己的名字,这就是文化人,正常来讲,只有王侯公卿,贵族子弟才可以授权教育。

为什么孔子的理念到了后来得了统治者的认可呢,这话就得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人他叫董仲舒,他实现了汉朝对于诸子百家的革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位说了说是因为这董仲舒教书教的好吗?不是。核心呢是因为儒学多了一条叫做君权神授。

这四个字可是说到了统治者的心眼儿里去了。汉朝的上一个朝代是秦朝,秦朝最后是怎么灭亡的?第一位起义者,我们知道叫陈胜吴广,他们曾经有一句名人名言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虽然现在汉朝得了天下,但是刘彻还得担心会不会百姓也会如此想着我,于是乎,董仲舒君权神授,就给了百姓一个合理的解释,之所以我是统治者,这是上天授予我的权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统治者喜欢这种说法,所以他才能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个学说想要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就必须要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您觉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