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赵武灵王

通过白起和王翦的结局,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国末期的名将,当然这里所指的秦国末期是指春秋战国中的战国。我们以前讲过,在战国时期主要的国家大概是七个,齐,楚,燕,韩,赵,魏,秦,那么最后是秦朝一统六国,一统天下。而在秦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之中,今天我们要跟大家聊的这两位主角,一人名曰白起,一人名叫王翦,都是在为秦征伐天下的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这二人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如果单纯的讲谁的功劳更大,我觉得应该还是王翦,但是如果你要问谁杀的人更多,显然是白起,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之中,秦朝覆灭六国除了赵国以外,其他的几个国家有一半以上都是王翦出兵攻伐,王翦有灭国之功。

而白起虽然说灭国的数量不如王翦,但是他杀人的数量应该是在王翦至上,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战国期间大概死了一共200万人,而因白起而死的人大概就占有一半儿,也就是100万人左右。

如果你要是在斤斤计较一下,其中有多少人是被坑杀的呢?我们前面跟大家说过,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为了赵国最后的荣耀之后,赵国基本上就是走下坡路。而白起打赢了那一场非常奇葩的战役之后,赵括成了纸上谈兵的反面角色,而赵国的俘虏大概有40万是被白起活埋的。

所以在史书上对于白起的记载,有人称之为是战神,但也有人称之为是人屠。之所以如此称呼,就是因为他杀人太多了。

当然两个人的功劳对于秦国来讲都是可以称之为晴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可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白起最后是死于非命,而王翦却是安乐死。

王翦最后他被封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叫做武成侯,而白起是被赐死的,当然这里所说非是刺杀的刺,而是赏赐的赐,让他自裁,据说当时秦始皇已经开始意识到白起的功劳过于强大,功高盖主,而他在实测之后发现好像只有白起能打胜仗,除了白起以外,其他的将领都不能打胜仗。

而更可气的是当其他的将领失败之后,秦皇卑躬屈膝的去请白起出山,为天下收拾烂摊子。而这白起竟然故作得瑟,在背后说风凉话,说什么如果当时听我的,就不至于大败而回,以至于把秦皇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到最后的结果白起就是被赐死。

而王翦就聪明得多,王翦本来已经准备归隐田园,然后最后一次灭国之战,他跟秦皇说我需要60万人,但秦皇又担心王翦成为第二个白起。于是就问其他的将领,李信说只需要20万,可事实证明,李信这20万还真的是完不成任务,最后还得请王翦出山。而王翦这次又留了一个心眼儿,他故意跟秦皇说我已经这么大岁数,如果征伐成功,希望您能够在皇城根下给我赏个宅子,我后半生不想再奔波于战场之下,我想享享清福,言外之意就是我回来就会放下兵权。

说他聪明是真聪明,说他蠢也是真的愚蠢,如果说他真的拿着这60万灭了六国之后,反过头来灭了秦,也许这就有可能是史书上的第二个赵匡胤,可是王翦终究没有走出这一步,他最终的选择是做一个富家翁。而秦始皇也算是对得起他,在他灭了六国之后,赐予他以武成侯,让他安享晚年,至少和白起相比。王翦的结局已经是大善。

而这两个人给予我们的警示就是为人不能过于猖狂,你要明白你能够有今天是谁给你的,千万不能居功自傲,太过于刚正不阿未必是好事,领导的错误不是你想说就能说的,如果你不能收拾烂摊子且没有自保的能力就乖乖的当个和事佬,你们觉得呢?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何会被活活饿死?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骗局

中华历史故事27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些皇帝,那是曾经辉煌,结局却不尽人意,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帝王,他是被活活饿死的,这两位皇帝分别是谁呢?第一位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第二位也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这位主角,赵武灵王,圈个有用。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主要干过两件事儿,第一件事儿叫胡服骑射,这个事情其实很神奇,他说我们作为中原民族不擅长马战,那为什么游牧民族擅长马战呢?是不是因为他们穿的衣服适合?于是乎啊,他就让自己的属下也穿上了胡人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穿上之后果然战力提升了不少,当然这件事儿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可圈可点的,虽然仗打赢了,但是这跟穿的衣裳真的有如此大的关系吗?

而第二件事儿,是说他的胆量是真不一般!有一次,他去其他的国家暗访,为什么叫暗访呢?原本是派使臣去别的国家,尤其是一些敌国,他把自己扮演成使节中的随从之一,以便更加详尽地了解了在出访过程之中的山川民俗,地理地貌,这对他未来的争霸有极大的作用。

所以,赵武灵王的胆量那确实是很大,你要知道,在古代,那不是每一个国君都有勇气身先士卒,这种事儿要是被抓着,那很有可能她就会成为楚怀王,被敌国拘禁致死。

年轻的时候固然英明,可是这人一旦年老,难免就会有些昏庸的行为,他的儿子比较多,起初,他是喜欢大儿子,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增长,它就发现小儿子更受他喜欢,当然了,不排除是小儿子的母亲更受他喜欢,枕边风一吹,就把小儿子设立储君,这嫡长子继承制变成了非嫡长子继承制,人家原本是能够继承的,结果你让弟弟成了皇上,哥哥却要对弟弟行跪拜之大礼,这哥哥是越想越生气,于是乎就有了沙丘宫之变。

这其实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长子趁着父王和他的弟弟都在沙丘宫,于是乎就下了黑手,他的父王一看大事不妙,于是乎派了一个小宦官出去招兵,招来的是谁?是他的另外的一个儿子,叫公子成。

公子成带兵前来,那是天时地利人和,有了自己父亲的旨意,所有臣子必须全都听命于公子成,公子成一看既然大权在手,直接把长子给杀了,之后,他没有接父亲出沙丘宫,有人进言说杀死赵武灵王,直接上位,但公子成顾及名声,没有亲自动手斩杀自己的父亲,而是说了一句话,出其他人可出。

换句话说,就隔绝了沙丘宫,那沙丘宫内没有粮食,没有饮水,赵武灵王就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

赵武灵王显然在临死之前极为后悔,毕竟他的长子也只是逼他易储,即便他真的更改了,他仍旧是皇帝,至少不用被活活饿死。

这就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同时也是赵武灵王所托非人,他找公子成来救驾,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公子成,怎奈公子曾夺得了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杀掉公子章,第二件事就是杀掉赵武灵王。

果然是天家无亲情,可悲,可叹。